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媒体聚焦]科技日报:杨业功创新训练纪实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8日 14:02 来源:科技日报
    专题:导弹司令员杨业功

  本报记者 于莘明 实习生 田金强

    “差不多是差多少?”

  2001年,一次部队演练。那天,演习准备就绪,导弹发射车按时开进,占领阵地测定方位。一名操作人员认为这只是演习,不是打仗,便目测了一下就指挥发射车停放。杨业功发现后,来到这名操作员身边问:“精确吗?”操作员顺口回答:“差不多。”杨业功一听当即板起脸孔说:“差不多是差多少?必须绝对精确。”直到这名操作员把方位测准后他才离开。在事后讲评会上,杨业功慷慨陈词:“我们二炮部队掌握的是高技术武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平时训练不严格,打起仗来就会吃败仗,就会葬送官兵生命,愧对党和人民,有辱国家和民族。”

  “有责任我来负”

  上世纪末,杨业功属下某旅首开先河,率先在全二炮提出实施全员、全装、全系统、全要素、全程序夜间拉动演练。

  这项创举,当时引起上下一片“轰动”。谁都知道,这项训练风险太大,导弹武器不同普通枪炮,装备庞大,价格昂贵,出现闪失,轻则受处分,重则丢乌纱帽,甚至断送一生前程。基层干部担心,上级机关担忧。

  是勇闯新路还是按部就班?杨业功比谁都知道其中的利害,但他更清楚作为“轮子”上的导弹部队,走得动、联得上、保得住既是导弹部队作战的前提,又是提高其机动作战能力的关键。他明确表态:路是靠人闯出来的,部队是靠磨练摔打出来的,并安排基地机关人员前去指导。

  谁知,第一次夜间拉动就出了问题:一辆价值可观的主战装备滑进路边稻田,险些倾翻。这突如其来的一棒,使基层一些官兵不知所措。当晚,“五全”夜间拉动训练便受到强烈的“炮轰”……

  刚刚启动的“五全”夜间拉动训练,面临“胎死腹中”的危险。正在基层部队犹豫不决时,杨业功驱车几百公里赶到该旅,给常委们解除思想包袱,给基层官兵打气鼓劲。在认真分析了事故隐患的种种征兆之后,杨业功再次表明态度:“你们大胆探索,取得成绩我和你们一起喝庆功酒,有责任我来负。”

  第二天,夜间拉动如期进行,整整一个星期没有间断。之后,他们不仅每月坚持夜间拉动,而且层层加码,将拉动距离从50公里加到100公里,从公路转到山野间进行,从单纯拉动到增加防突袭、空袭、核袭、敌特袭扰、装备受损、路桥中断、通信阻断等战术背景,以及将卫勤、防化、测地等保障分队拉入其中,使演练一步步向实战逼近。

  通过拉动,不仅全方位锻炼了部队走、打、吃、住、藏的本领,提高了机动作战能力,还检验了武器装备性能,为科研院所和装备生产厂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其经验被总部转发。在后来执行的几次重大军事演习任务中,他们都以势如破竹之勇,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弄虚作假出不了战斗力”

  在探索战斗力的征程上,杨业功总是让基层有些“琢磨不透”,在不确定的因素中得到最大锻炼,战斗力得到最大提升。

  2002年5月,杨业功属下某旅担负实弹发射任务。按惯例,发射任务由哪个营承担一般由旅里决定,提前下达,甚至为了安全和确保发射成功,对一些重要技术岗位,旅里还要进行全面调整,从全旅范围内筛选。凑巧的是,这个旅当时正面临着战斗力考核,上级通知要求就以这次发射成绩评定。

  这意味着,一旦发射失败,前面所有的努力将会功亏一篑。旅里提出设想:抽调发射尖子组成两个发射单元,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出乎该旅领导预料,杨业功指示:发射架随机抽点。此令一出,这个旅领导受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常委“一班人”分头把关督战,逼着一个个导弹兵过关,一支支发射架过硬。

  发射那天,上级抽了两个从未发射过导弹的发射架担负任务,不少人都捏着一把汗。已被逼出架架过硬的该导弹旅,官兵沉着冷静,操作娴熟,成功地将导弹送上蓝天,并取得了优秀成绩。

  该旅随机抽点发射导弹的巨大成功,标志着新型导弹旅首次独立完成作战指挥和作战任务,首次在没有任何把关“保驾”的情况下完成了发射,首次以随机抽点发射单元的方式完成了发射,首次以导调分离的方式完成了合成训练检验任务。杨业功说:“弄虚作假出不了战斗力,胆小怕事也出不了战斗力。”

  “必须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考”

  2002年初夏,某旅进行战术合成演练之后,考核在即。怎样考才能体现全部队的水平?在考核方式上,大家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基层营连平时训练时间、内容、标准、要求都是统一的,指定一两个发射单元接受考核就行了;有的建议,采取抽考、随机考核的办法检验发射单元的训练水平,既解放了机关,又减轻了基层负担,等等。

  面对不同意见,杨业功说:“导弹部队的战斗力是由各个发射单元集合而成的,只有每个单元过得硬,整个部队才过得硬,抽考、随机考都不行,必须普考,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过。”

  随后,由基地司、政、后、装四大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从难从严,在设有实战背景下对这个旅的各发射单元进行了全面拉动考核,杨业功则全程参加。虽然此次考核,该旅吃了不少苦头,暴露了不少问题,成绩也不甚理想,却为他们的训练指明了方向。之后,这个旅针对各个发射单元存在的“短板”、“弱项”进行了强化补训,实现了架架过硬,当年成为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与杨业功接触过的人,都有这样的同感:只要是有关战备训练上的事,他都紧紧抓住不放。前几年,由于部队武器更新换代加快,人才问题一度显得十分突出。为此杨业功提出:部队要超前介入武器研制全过程和武器试验发射,加速人才培养的进程,在没有装备的情况下,培养出大批技术骨干,为高科技部队快速形成作战能力闯出了新路。后来,这一做法成了新型导弹部队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杨业功还想了很多办法,如,在他倡导下,部队建立起了涵盖全部导弹专业的试题库(几万道题),现在,基地所属各部依托这套试题库,可对全员进行全装、全要素考核,大大提高了人才生长的速度和质量;对基地发射骨干每年搞一次考核和比武竞赛,所有专业题库(除保障专业外),全由计算机随机抽点,战士、干部分考,使每位官兵真正实现了技术过硬。

责编:王丽华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