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中国证券报消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还能不能继续实施?今后将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当前减税是否可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如何并轨……今年以来,这些财政税收方面的争论此起彼伏。如何正确看待这些争论,记者日前采访了我国财政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谈到今年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贾康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率为9.1%,同期GDP增长率为7.8%,这两个数字基本同步,应该说是正常的。但是,与前几年相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有所回落。这是因为前几年财政收入占GDP比例过低,有一个自然的调整,但当这个指标调整到一定高度以后,不可能希望财政收入的增速继续高出GDP很多。
当然,今年财政收入增长率的变化也有一些特殊因素。一季度,由于关税等税收收入下降和国有股减持收入减少,财政收入仅增长3.4%。经过以后一段时间实施增收的措施,二季度已有了明显好转。如果下半年进一步采取增收节支的措施,财政执行情况应能达到年初预算的安排,但是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至于具体数量,如赤字数,目前还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财政工作中有句老话叫作“八月十五放光明”,意思就是说财政收支情况要到秋天才能见眉目。
贾康说,今年我国长期建设国债连续第三年稳定在1500亿元,但加上每年还本付息的因素,总体来说债务余额每年还是增长的。今年预算安排的年度国债发行规模约在5000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不到20%,距警戒线还有一定的空间。但是,我国的赤字率,即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超过3%,达到了一般经验所认为的警戒线,因此,赤字不宜再增加。他特别强调,“在这里,我不想用‘国际公认’这个词,因为实际上不存在国际公认,它只是欧盟国家判断一国债务水平的一个指标。”
“但这并不意味着财政政策无所作为了”,贾康指出,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其它一些手段实现反周期的扩张。如实施局部减税措施;另外,以后如果还本付息的规模有所降低,若有必要,在建设国债的发债规模上还有一定操作余地。
对于减税,贾康说,近几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是扩大举债规模,增加政策支出,而不是减税。首先,农民和企业的负担主要表现在除正税外的乱收费上,应靠税费改革来降低企业和农民的负担;其次,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并不高,税收占GDP比重这一指标,与国际相比是偏低的,不存在大的减税空间。另外,我国的税收结构与西方国家有重大差别:西方国家是以直接税也就是所得税为主;而我国是以间接税即流转税为主。所以,西方国家减税就可以达到刺激消费的作用,而我国如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税制结构的改变则需要很长时间。
对于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否会出现调整,贾康表示,在过去几年中,证券交易印花税曾变动过几次,这本身就说明证券交易印花税是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来改变,它不会一成不变。如何改变,要依据具体条件来确定。对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如何统一,贾康说,目前我国对外资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是超国民待遇,而不是歧视性政策,不违反WTO的规则。考虑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眼下还不能立即并轨,以免对外资的进入产生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对外资的优惠,就是对民族资本的歧视,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关键问题是如何逐渐并轨,才能减少对外资的冲击。至于所得税并轨的税率如何调整,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内资企业从33%的税率往下降,至于降多少,要看财政的承受能力,但无论如何,不可能降到目前外资的15%。毕竟,这样对财政收入的冲击太大了。(尹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