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业利用外资超过300亿美元
央视国际 (2002年09月09日 15:44)
新华通讯社消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一位官员今天指出,自1980年以来,我国民航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外资达到303亿美元,加快了中国民航产业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也使中国民航在目前依旧低迷的全球航运市场上成为新亮点。
民航总局政策法规司政策处处长颜明池在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的“中国服务领域吸收外资研讨会”上透露: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有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民航企业海外上市或国内B股上市,筹集资金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1980年至2001年底,中国民航业共计利用外资约303亿美元。其中,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外国其它优惠贷款18.79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通过境外上市和国内B股上市,共筹集外资17.7亿美元;融资租赁方式引进飞机437架,利用外资260亿美元。
在航空器维修方面,汉莎航空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合资成立的北京飞机维修工程公司已经成为亚洲较大的航空器维修企业,另有多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发动机及其他零备件维修企业在国内外开展航空器的维修业务。此外,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的订座系统已与国际上8家主要计算机订座系统实现了主机与主机的直联,初步实现了对400多家外国航空公司的机票销售。同时,这8家订座系统的全球代理人也可以间接销售中国定座系统内所有航空公司的机票。
在地面服务方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分别同新加坡合资成立了地面服务公司,上海机场(集团)公司与汉莎航空公司合作经营货运仓库服务,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则与外方成立了多家合资企业提供航油供应服务。
正在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服务贸易领域的跨国直接投资成为热点话题。颜明池说,民航产业的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说,由于以往的外资利用方式主要以外国政府贷款和融资租赁为主,民航事业虽然获得持续快速发展,但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居高不下。今后将积极鼓励民航企业依靠境外上市融资和其他外商投资方式。
今年8月1日,由民航总局、外经贸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正式实施,这一规定不仅扩大了外商投资民航的方式、领域、投资比例,而且增加了外商在企业中的管理权限,将吸引更多的海外资本投资中国的民航产业。(张毅 扬廷建)
责编: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