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0日 09:43 来源:
| |
江苏泰州市供电公司工程师许杏桃(右一)正向同事们介绍他发明的截电新软件。骆忠明摄 |
| |
沪杭高速公路俯瞰 宋初华摄 |
| |
渔政部门在太湖水域投放鱼苗 丁焕新摄 |
| |
“绿色能源”浙江镇海天然气发电工程进展顺利 郁爱定摄 |
对话人:
徐长乐 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杨建文 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张颢瀚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
卓勇良 浙江省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郭占恒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王东祥 浙江省发改委助理巡视员
华东新闻消息:长三角通关改革第二阶段试点开始启动、长三角新的区域合作制度正在形成……狗年伊始,有关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新闻,争相跃上报纸的显著版面。
年末岁初,长三角合作正在各地方政府这一层面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2月6日,上海市政府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十一五”开局工作。健全与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地区合作机制,加大对口帮扶力度,进一步做实服务全国工作,这是上海市今年17项重点工作之一。
2005年12月25日,长三角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杭州举行。上海、江苏、浙江6位党政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共商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大计。
2005年11月24日,第五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在南京举行。来自上海、浙江、江苏的省(市)政府领导、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联络组组长、7个专题组组长等近百人参加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省市相继召开的“两会”上,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被不约而同地写进各自的“十一五”规划。
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正步入“深水区”。国家牵头制定的长三角“十一五”区域规划正式实施后,长三角各地之间更多的实质性合作,将会在合作体制和机制上形成重大的突破。
近日,记者相约6位长期研究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学者,请他们评估长三角合作现状,并预测几个关键领域的合作前景。
关键词:科技创新
上海囊括国家五项科技大奖,但仔细一看,获奖企业有一部分不是上海本地的,而是中央在沪企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打造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突破口何在?
记者:我注意到,无论是去年11月举行的第五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还是去年12月举行的长三角三省市领导座谈会,“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议题。尽管,早在2003年11月,长三角共同签署了《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但相较于交通和环保,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以前似乎提得不多。如今,三省市的领导如此强调,看来“区域创新体系”将成为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新关键词。
杨建文:打造区域创新体系,这个问题提得很准。科技创新,沪苏浙各有优势。以前一直说长三角工业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实际上,在高新技术研究方面,同样存在重复建设,导致科技资源的无效使用。长三角各省市都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际上,高新技术产业也就集中在几个主要领域。因此,长三角需要合作,优化整合科技资源。从长远看,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带有根本性意义。
徐长乐:“区域创新体系”如何实现?长三角以前有过民间的合作,最典型的就是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受聘到江苏、浙江一带的乡镇企业。也有很多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同研制和开发工业产品,共同成立研发中心。但从政府层面来看,在科技合作方面的制度性安排不多,如何通过建立有效机制,来促进区域内的技术转移和科技资源共享,这个命题现在非常突出。
在科技资源的自由流动方面,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开端,比如人才交流与跨地区流动。这一点非常重要,人才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以前受户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人才跨地区流动受到很大限制,现在则有很大改善,像上海就建立了居住证制度,这是非常重要的突破。长三角科研机构的合作也已展开,比如,三省市哲学社科办联合向国家申请课题,连续两次拿到有关长三角研究的国家课题,这也是国家哲学社科的重点项目。
眼下,我正在做一个有关长三角科技合作的课题。我大致归纳了一下,目前影响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的因素主要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让效率不高;科技中介机构对区域竞争力提升作用有限;区域技术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程度不高;高新技术园区的合作与技术创新环境尚不成熟;人才资源流动还存在壁垒,等等。那么,区域创新体系的题目怎么破?答案还在探索,但地方政府肯定应该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在科技合作的机制方面,需要有更大突破。
记者:说到科技创新,最近上海“亦喜亦忧”,喜的是,在前不久全国科技大会暨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全国科技界的五大奖项,上海全部“榜上有名”,上海首次“五朵金花”同时绽放;忧的是,相当一部分获大奖的单位,如宝钢等,都是中央在沪企业,还不能说是上海本土的成果。
徐长乐:这与现在的科技体制有关。我们有五路科研大军,一是中科院系统,二是国家各部委的研究机构,三是高校,四是地方科研机构,五是企业科研机构。在这五路大军中,企业科研力量最弱。现在都讲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这与现行科研体制有矛盾。国家的科技投入,相当一部分放在科研单位,其中很多用来养人,真正用于企业技术进步的少而又少。
杨建文: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的地方片面强调要把科研单位推向市场。我认为,科研机构该保的还要保,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尤其是一些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政府财政还是要管,要有稳定的财政支持系统,否则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基础研究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不直接针对生产需要,但基础研究影响国家长远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能源
沪苏浙共同面临能源短缺,能否通过开展合作来缓解?大干快上火电项目不是惟一出路,浙江有核能、风能、潮汐能,还有建设小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的诸多条件,上海、江苏如何与之合作,共同开发清洁能源?
记者:在长三角合作中,有个话题涉及不多———能源合作。据我所知,这将是今后长三角合作的重要议题。能源短缺,长三角不得不共同面对,尤其是前年和去年的缺电。
郭占恒:浙江省早在制定“九五”计划时,就设想要建设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因为在这方面浙江有优势。比如,火力发电,这是大运输量的建设项目,浙江地处沿海,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再如建小水电站,浙江也有丰富的资源。还有,浙江的地理位置适合建核电,目前已经有一座核电站,另一座核电站也在建设中。浙江还有丰富的风能、潮汐能。因此该省在能源建设方面有优势。但后来大环境变化,认为电力建设过多过快,有些规划没有执行。
王东祥:浙江能源短缺最严重的时期基本过去。近几年上马的火电建设项目很多,估计到明年就基本不缺电了。问题是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这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长三角要开展能源合作,重点可能在这里。清洁能源,包括核电、风力发电、抽水蓄能等,前景很好,国家政策也是鼓励的,浙江也有独特优势。
关键词:环保
“你造成污染,凭什么要我花钱治理?”总这样想,环保一体化的问题永远无法解决。长三角经济领先全国,但环境污染是否也“领先全国”?同在一个水系,一家污染,大家倒霉。能否成立“长三角环境保护协调委员会”,同时建立一种“污染补偿机制”?
记者: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有个困扰多年的“老大难”,就是环境保护一体化。其重要性大家非常明白,之所以成为难题,说到底是涉及“谁来出钱”。结果常常陷入“你造成的污染,凭什么要我花钱治理”的利益纠缠。
张颢瀚: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意味着污染也是一体化的。这些年来,省界之间的环境污染事件很多,有的甚至闹得不可开交。我的观点,长三角环保一体化刻不容缓。为什么?长三角环保工作有两大特征:其一,长三角区域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进入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阶段。长三角经济总量占全国20%左右,产生的工业废水及消耗的能源也差不多是这个比例;其二,就水污染而言,长三角基本同处一个流域体系,亦即长江太湖体系,工业、农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大家一起用,一旦发生污染,一起受影响。大气污染更是如此。如果环境污染不一体化治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现在长三角缺水严重,但这是水质性,而非水源性的缺水。很多地方的水质是Ⅴ类,甚至是劣Ⅴ类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也相当严重。由于这一地区车流量大,一些公路两旁的农作物,铅含量严重超标。前年我做过一个课题,是关于高科技产业环境污染的鉴定。我们一直以为,要减少环境污染,就要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其实,很多高科技产业的污染不亚于传统重化工业,比如核废料、电磁辐射、电子垃圾以及光辐射等。
长三角三省市一直把环境保护列为本地的重要战略。江苏最近提出“四个优先”战略,其中一项是“环保优先”。另外,江苏、浙江都提出建设生态省目标。两省一市也有些环保合作,主要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更为紧迫的,是建立制度性合作框架。可否考虑成立一个“长三角环境保护协调委员会”?主要职责就是统一制订区域的环保法规。另外,在环保合作上可以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上游企业造成污染,给下游带来损失,应该补偿。
珠三角已经制定了环境保护规划纲要,提出“红线调控、绿线提升、蓝线建设”三大战略任务,值得长三角学习。现在,长三角各省市都在搞环境预警系统。我觉得,大家应该一起来建一个长三角的区域性环境预警系统。
关键词:交通
沪杭高速两个收费站的问题为何迟迟不能解决?长江口的港口究竟能否大联合?沪杭磁浮到底怎样了?
记者:我想从上海市市长韩正最近的“三句预警”说起。
2月6日,在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政府工作会议上,韩正提出,目前,形式主义有三种表现形式:方案计划一大堆,听过说过不落实;目标要求常翻新,基层干部难应付;工作过程很热闹,实际问题没解决。这话是向与会的上海领导干部讲的,那么长三角合作是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呢?
卓勇良:形式主义作为一种通病,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区域合作中间。就拿沪杭高速公路收费站来说,一条高速公路,嘉兴一个收费站,上海又一个收费站。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大家都觉得有必要,但这样的小问题,为什么不能先解决?一条路,两省市各收各的费,还天天在说一体化,说得过去吗?小事都做不好,大事能做得好?韩市长的话值得有关部门好好琢磨。长三角的路本来就是一体化的,是人为设置了障碍。
杨建文:交通一体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容易操作,也最重要,这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大家在利益层面、制度层面矛盾也较少。然而,交通一体化,不仅仅是公路,还包括航空、河道、铁路等运输。比如,大家共同疏浚一条河,结果,你这边的标准是通行30吨船只,他那边是通行50吨。这不是笑话,是真事。有些事情,认识起来容易,解决起来挺难。
在交通一体化上,不容易解决的是港口问题。最突出的,就是长江口的港口之争,这不是一天两天了。长江口的港口,天然条件很好,发展也很快,但这些港口资源的整合,一时还无法解决。原因大家心里也清楚,无非是背后的经济利益嘛。
长江口的港口资源整合,势在必行。只有形成组合港,才能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呢?还是要充分利用洋山港保税港区的政策和区位优势,让长江口其他港口也来享受,这样,大家就乐意“组合”到一起。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估计至少要3到5年。长三角交通一体化,问题主要就在这里。
记者:说到交通合作,不能不说沪杭磁浮,这个项目进展如何?
王东祥:现在京沪已定下来是高速轮轨,但沪杭磁浮项目也没有被否。沪杭之间建快速轨道交通,可以使上海和杭州形成“同城效应”,尤其可以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服务。因此,不管是上磁浮还是轮轨,要早定,早上。
责编:王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