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头条 |
|
|
|
|
早在1999年,国家经贸委就明确规定,在2000年年底前彻底淘汰导致“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给了绿色环保餐盒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最近从江苏传来消息,江苏省40多家生产绿色环保餐盒的企业在苦苦支撑了几年后,几乎全部关闭、停产,这是为什么呢? |
|
|
|
|
|
|
|
|
|
|
|
|
环保餐具不敌塑料餐具 |
|
|
|
2001年12月19日 |
|
| |
|
|
|
早在1999年,国家经贸委就明确规定,在2000年年底前彻底淘汰导致“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给了绿色环保餐盒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最近从江苏传来消息,江苏省40多家生产绿色环保餐盒的企业在苦苦支撑了几年后,几乎全部关闭、停产,这是为什么呢? |
|
|
|
|
|
记者前去采访时,有一家名叫南京铁心快餐用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工厂已经停产10个月,生产车间里冷冷清清,180万元的生产绿色环保餐盒的机器设备闲置在一旁。这家公司经理杜芝荣告诉记者,工人们放假回家了,需要的时候就喊来。只是听说记者要来采访,杜经理才临时叫来几个工人,发动机器进行生产,一是为了方便记者的拍摄,二是为了保养机器设备,不让它们生锈坏掉。杜芝荣说:“开始生产的时候,实际上看这个销量不行,而且似乎跟我们价格这个方面挣不上去。所以就不能再生产了,不生产还可以,一生产反倒失本。”据杜经理介绍,目前,他们只能靠总公司里的另外一个铸造厂勉强维持生计。 |
|
|
|
|
|
他们是响应国家经贸委的号召而投资生产绿色环保餐盒,这是一件利国利民、前景广阔的大好事,为什么说停就停了呢?对今天这样的结果,杜经理心里虽然无法接受,但也无可奈何。不能接受这个现实的又岂止杜经理一个人。 |
|
|
|
|
|
南京新格瑞自动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记者采访中,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这家企业的老板、员工,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市场开拓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充满信心。虽然这样,今年年初,这家企业也不得不面对同样的结局。陈奋时总经理说:“餐具这块它本身是很微利的一个产品,微利产品就必须要靠大规模地生产才能保证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行。一个赚三分钱,如果一天能够生产10万、20万就能赚到一定的资金,来维持公司的运转,但是它受到阻碍,虽然也有两三分的利,但一天只能生产一万个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够整个公司的开支运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把它先停一停,观望等待。” |
|
|
|
|
|
虽然陈总经理直到现在仍不甘心,但事实总是事实,江苏省40多家生产绿色环保餐盒的企业纷纷关闭、停产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江苏南京,一家生产一次性发泡餐盒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却是机器轰鸣,工人忙忙碌碌,热闹非凡。南京悦安塑胶企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曹思泉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每个月只能做到六十到七十万,销售额能到七十万,主要销往安徽地区、山东地区以及本省,本省比例占总销量的20%。” |
|
|
|
|
|
一边是生产绿色环保餐盒的企业纷纷停产、倒闭,一边是生产一次性发泡餐盒的企业生意依然红红火火。而且我们知道,一次性发泡餐盒不易回收、不可分解、严重污染环境,并且在高温下使用不当会产生有害物质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家政策早就对他们明令禁止生产。既然这样,江苏省南京市等有关部门又为什么还让他们继续生产呢? |
|
|
|
|
|
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朱琦琦说:“如果要关停掉,一些职工的去向、收入问题不能往哪推,我是没权力签字叫它关掉。”记者问:“别的企业关掉最主要的是什么?”“它有它的具体情况需要解决,我现在一口说不出它具体的情况,这个东西我们当然没有做到位。” |
|
|
|
|
|
通过调查,我们还了解到,在江苏,不仅生产一次性发泡餐盒的源头没有控制住,企业照样生产,而且市场上的一次性发泡餐盒也照样在销售。记者采访了江苏省“白色污染”领导小组办公室工程师沈众。 |
|
|
|
|
|
|
|
|
|
沈众:我们现在来看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执法力度的原因,如果执法力度再进一步加大的话,相信这个白色污染的消除或者说对于替代产品的市场的形成,肯定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
|
|
|
|
|
执法不力不仅是其中一个原因,而且生产绿色环保餐盒的厂长经理们认为,江苏省有关执法部门执法不严是他们纷纷关门停产的最主要的原因。 |
|
|
|
|
|
沈众指出,第二方面是价格问题,虽然是两、三毛钱,但是远远高于原来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价格,那种产品价格只有六分钱。价格问题影响了它的推广使用,价格因素又限制了产品去提高产品质量,所以就形成这种恶性循环。 |
|
|
|
|
|
据调查,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纸浆和纸板等绿色环保餐盒,不仅环保,而且防油、防水、防高温,但它们也有着致命的弱点,就是成本太高。目前市场上一次性发泡餐盒的批发价大约一个是0.06元左右,环保型餐盒最便宜的也要0.16元,价格相差一倍以上。绿色环保餐盒过高的价格不仅使生产厂家无利可图,批发商获得的利润很低,表现在最后的消费环节,销售商也几乎赚不到什么钱。如果顾客使用3只环保餐盒打包的话,销售商就要增加0.3元成本。对此,竞争激烈、利润减少的商家,尤其是小摊小贩们自然要好好地核算一下。 |
|
|
|
|
|
正是由于绿色环保餐盒价格高,竞争力弱,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许多生产绿色环保餐盒的厂家只好通过偷工减料等方式降低成本,结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价格高,竞争力弱,为了降低价格,只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质量低,导致竞争力更弱。于是,一些生产绿色环保餐盒的企业不得不停产、倒闭。 |
|
|
|
|
|
面对商家的抱怨,江苏省、市环保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也是有苦难言。虽然他们也承认负有监督执法不力的责任,但他们认为,江苏省生产绿色环保餐盒的企业纷纷倒闭、停产,主要原因不是由于他们监管不力,而是由于禁白令本身的问题造成的。 |
|
|
|
|
|
沈众认为,第三方面是全国的执法不严,导致了现在部分地区禁白的工作陷入僵局。 |
|
|
|
|
|
正是由于全国执法的不均衡,使得江苏禁止生产了,但周边有的省份没有禁止,江苏的一次性发泡餐盒腾出的市场立即被外省市的产品所取代,江苏的“禁白”工作顿时陷入僵局。于是,继1999年国家经贸委第6号令发布后,虽然国家经贸委又三令五申要禁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市场上仍然屡禁不止。 |
|
|
|
|
|
前些日子,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全市269家商场超市、饭店餐馆和送餐公司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企业竟然高达110家,占40.9%。另据了解,上海的情况也大致相当。而且,北京、上海、江苏等地还是全国禁白工作做得比较好的。 |
|
|
|
|
|
针对这种现状,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下一步对拒不执行停产规定的企业将会采取严厉措施进行处罚。国家经贸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刘治指出,第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第二要会同有关部门发一个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的工商、环保和技术监督部门重点对生产和使用环节进行联合的监督和执法,按照我们国家的产品质量法要没收生产使用单位的产品,同时要处予相应的罚款,使生产和销售这两个环节淘汰一次性塑料发泡餐具的工作;第三要积极地支持一次性塑料发泡餐具替代产品的生产。 |
|
|
|
|
|
环保餐盒不敌塑料餐盒,令人吃惊之余,细想想,其实也并不奇怪。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塑料餐盒在价格、监管、法规等方面都有空子可钻。不解决这些问题,环保餐盒就很难有大的作为。(刘义长) |
|
|
|
|
|
我国禁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大事记 |
1995年,全国部分城市相继发布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地方法规,由于没有足够的替代产品,难以完全实施。 1996年7月1日,铁道部在全国铁路各站禁止使用泡沫塑料餐盒;卫生部也发出通知,今后不再批准生产塑料食品包装的生产厂家,并开始逐步改造、限制和淘汰非降解塑料快餐盒的生产。 1998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与建设部、交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区塑料包装废物管理的若干意见》。 1998年10月1日,铁路旅客列车、长江和太湖流域的客船上已经停止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1998年11月9日,国家环保总局主持召开了有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计划从1999年7月1日起,用一到两年时间淘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逐步用纸浆模塑、淀粉类、植物纤维类餐具替代发泡餐具;对一次性餐具生产者征收废物处置费或环境税。 1999年2月2日,国家经贸委发布第六号令,要求在2000年前淘汰泡沫塑料餐具。 1999年11月,全国方便食品一次性发泡塑料包装替代工作会议提出,在一年内淘汰发泡塑料餐盒,以环保型用具替代。 1999年12月28日,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部和卫生部宣布《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和《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降解性能试验方法》两项国家标准自2000年1月1日起实施,为我国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的生产、销售、使用和监督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2001年5月29日,国家经贸委再次发出《关于餐饮企业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通知》,要求饭店、餐饮企业立即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国饭店协会就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饭店、餐饮企业按照国家经贸委的要求,立即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