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国的民营企业因为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在这场风波中是否受的影响会比那些大企业大得多?他们的抗风险能力相对弱一些,怎么样更好的应对?
刘永好: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最近就受到一定的冲击,感觉到压力比较大。而美国的金融风暴对冲击更加更大了,相当于是两面,一方面是国内本来已有的,另一方面是国际上的压力,使得出口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出口导向型的企业日子特别难过。而在这种格局下,民营企业比较难,民营企业的发展到这个关键时候是一个考验。
主持人:我们在聊到这场危机的时候,这场金融风暴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把坏事变成好事的话,其中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把很多我们早已经在讨论,在研究,在推进的一些改革,由于在外部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可以加速这些改革的进程,或者是政策的出台。您觉得在帮助中小企业面对危机方面,包括在农业方面,还有哪些政策可以借这个契机,加速地出台,或者去制定。
刘永好:国家对民营企业在信贷上等几方面都给予了支持,这是挺好的。我想现在国际出现金融风暴,对中国来说冲击比较大,但是是有限的。对中国来说,或许也是一个机会,就是说当国际的经济出现停滞不前,出现了病的时候,我们能够病得轻一些,我们能够迅速地治好小病,能够迅速地以精神饱满的斗志迎接新的机会和挑战,这方面是我们的机遇。
主持人:政策方面有没有可能因为这场危机,在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方面出台新的政策和方针?
刘永好:这个时候国家是不是能够在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问题上能够拿出具体的措施来,使得具有可操作性。国家已经非常明确了要支持,但怎么支持。银行还是不愿意把钱给大企业,能否制定一个比例?比如说信贷的30%、40%必须放给中小型企业,必须放给农业类的企业。假如有这样的限制,那对民营的这些企业,农业类的企业,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
主持人:好的,谢谢刘永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