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按照惯例,重大宏观调控政策调整,都是在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为什么这么快公布实施,我们把这个问题提给今天演播室嘉宾王松奇老师。
王松奇:我想主要是国际的形势过于严重,而且中国经济九、十月份出现经济增长长势放缓的势头,这对中国来说应该提早做一些重要部署,国务院反映非常快,提早出拳了。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早一点启动投资,投资力度大一些,使中国经济在明年后年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关键要早下手。
主持人:在《直击华尔街风暴》刚刚开始的时候,如果中国经济出现不良的信号,我们可能会加大投资力度,担心再投资会出现产能过剩等等这样的现象,也不可否认,现在中国有一些行业出现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低水平建筑容易反弹等等问题。在增加投资促进经济的时候,应该如何避免这些盲点和误区?
王松奇:过去产能过剩相对一定需求水平来说,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出口下降,然后内需出现不足的趋势了。所以在需求有缺口的时候,原来有一些过剩产能,现在需要经济消化的时候,所以中央采取这些措施要消化这些产能,产生足够的需求,对现有供给和需求造成相对的平衡。所以从中央出台十项决策来看,基本都是原来一些薄弱环节,像环保,关系民生的一些投资,还有基建等等,都是原来一些薄弱措施。中国人民铁路据专家测算,人均才六公里,这和世界发达国家差距非常大,说明铁路运输缺口非常大。另外在环保,可以说我们欠债太多,这次拉动内需,总的来说是一个总量预测,但是实际上暗含结构调整意义非常明显,能够有效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