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效率也会低很多。美国有本非常时髦的书,书中提到美国最好能够变成三天中国,有中国这样的效率,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掉。刚才听您这么一说,您是不是也赞成这么一种观点,现在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场危机当中,中国机会非常多,挑战主要来自国内,是不是这样?
陈平:我是赞成这种看法的。危机最主要是西方福利社会的危机,也是美国军事过度扩张的危机。但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大的机会,为什么?西方国家越是不能维持现有福利社会的结构,就越需要消费相对便宜的进口货,而进口货主要来自中国。
主持人:我们会不会在明年初,出口贸易会有非常明显的回升,咱们的价格优势又会重新回来?
陈平:我现在感觉中国出口总量可能会维持,不一定会增加,也可能会缩减,但是中国市场占有率会增加,尤其是中国终端或者终端靠上,比如家电、汽车,我认为会更有竞争力,更能穿透美国和欧洲的市场。
主持人:稍后我们继续请教既是物理学家又是经济学家的著名学者陈平老师。
主持人:陈老师,是不是因为美国消费者工资性收入预期、失业问题,还是有担心,而且财政性收入,股票和房子都没有很好的预期,所以不敢消费?
陈平:他们现在面临两个最大的问题,第一是失业的危险,不光是以前的蓝领工人,现在白领工人也面临着失业。
主持人:因为失业的时候,首先裁的都是那些高薪人员。
陈平:裁的都是大公司的中高薪人员。第二是美国的退休基金放在股票市场,退休基金大幅度缩水,使得美国、欧洲老龄化社会,退休的人非常紧张,不敢消费。
主持人:您觉得信用卡危机也是其中一个因素之一吗?
陈平:也是。因为原来美国人手上好多张信用卡,只要能够付得出利息就消费,现在发现有破产风险,所以很多人就会削减用信用卡消费,甚至放弃一些信用卡。
主持人:这让我们想起中国的消费,虽然我们消费一直在增长,但是增速放缓,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我们工资性收入预期,以及我们财产性收入,房子价格、股票价格等等,如果不好的话,中国老百姓会不会也很勉强?
陈平:中国在经济速度放缓的时候,对房子和汽车的消费可能会放缓,但是中国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中国越穷的阶层越有钱,投资于教育的积极性是最大的。所以我估计中国与教育相关的文化产业会有很大的发展。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今天我们特地做了一件对比,一件同样的衣服,当然算奢侈品牌的服装,在北京的价格大概是人民币6000元左右,但此时此刻在美国纽约只卖到1600块人民币,价格差这么大。您觉得这到底说明了什么?
陈平: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美国营销渠道是跨公司控制,大批量采购可以压低中国的进口价,所以美国的零售价会比中国的价格便宜。另一方面,中国老百姓有一个崇洋心理,认为买美国货是炫耀自己的身份,愿意出高价来买,这种消费和大众消费心理不一样。价钱越卖得高越要买,尤其是名牌,女孩子的手提包之类。
主持人:炫耀性消费。曾经有篇文章说过,世界各大奢侈品牌在欧洲是一家接一家地关店,但是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是一家一家地开。
陈平:尤其是名牌汽车、名牌服装、名牌手提包、名牌酒,在中国卖的好的程度比欧洲还要好。
主持人:您对中国老百姓消费者有什么建议?
陈平: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对这些高档品增加消费税。
主持人:您觉得在整个拉动内需的过程当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究竟有多大?
陈平:实际上用消费来拉动经济,这是发达国家的说法,对发展中国家是不适用的,中国发展那么快,大家都可以看到一个事情,中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是因为中国投资率非常高,投资率为什么非常高呢?因为中国的企业竞争非常激烈,它为了生存必须更新技术,所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的拉动力不是靠消费,主要是靠民间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投资,加上政府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文化方面的投资。比如送孩子上学,到底是消费还是投资,从新的观点看,人力资本在于投资,包括中国比如说投在医疗卫生上面的钱,你说这是拉动消费还是投资,我认为如果改善国民体制,使中国国民更有竞争性,这是一个长远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