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回放:信用卡
近段时间以来,信用卡催缴成为国内很多银行的头等大事,为了催缴这些欠款,各大银行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各大银行究竟采取了怎样的催缴办法?信用卡究竟怎么了?它的欠帐到底有多少?今后在信用卡使用当中,人们应当如何更好地防范风险? CCTV2《今日观察》主持人陈伟鸿和评论员何帆、张鸿共同点评信用卡催缴甚至停用的前前后后。
风险乍现 银行信用卡清欠
何帆: 催缴信用卡 主要是为了未雨绸缪
(《 今日观察》评论员 )
当前受国际因素影响,如美国出现的金融危机,已逐渐演变为信用卡危机,很多信用卡持有者已经资不抵债,所以国际上一些信用卡公司也面临很大困难。
过去我国银行卡确实发得比较多,但对发卡人个人资信调查做得却不够,而且现在信用卡的宏观环境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时候查看信用卡更主要的还是为了保持信用卡市场更稳健运行。
当前一些中小银行压力比较大,尤其过去发信用卡,发得越疯狂的那些公司压力可能越大。有一家股份制银行,到明年全国信用卡坏帐可能从1%-2%上升到3%-4%。
临近年底,各大银行之所以加紧催收信用卡,除了受国际复杂金融形势的影响,这其实也是行业惯例:防止出现严重的坏账而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总的来说银行信用卡业务真正发生巨额风险、出现危机的概率非常小。从根本上来说这个市场是健康的,现在各大银行的做法是考虑到国际金融形式的复杂性而未雨绸缪。
张鸿:信用卡的风险防范一直存在
(《今日观察》评论员)
信用卡欠帐清款可能没有传说的那么严重,事实上不光银行直接催缴,当中还诞生了很多催债公司。这些催债公司专门承接银行不良贷款,一般不良贷款达到200万时就会交给中介公司。
银行对于信用卡欠账风险一直都比较重视。 06年银监会下发加强风险管理的通知要加强对持卡人的审核,各地银监局,比如上海银监局,今年连续发了很多风险提示,包括对银行本身发风险提示,就是要求银行的审核要更严格;也给消费者发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不要透支,尽量要按期还款,甚至细化到子女欠费父母应该怎么做等等。
信用卡是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的,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圈地的速度却非常惊人的,在这背后可能是“利益驱动”。银行这么疯狂的在发卡,是不是有着巨大的利益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