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信用卡风险 从跑马圈地走向精耕细作<font color=blue>[讨论]</font>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今日观察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防范信用卡风险 从跑马圈地走向精耕细作[讨论]

 

CCTV.com  2008年12月12日 11:3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CCTV.com  

  跑马圈地 信用卡乱象重重

  何帆: 信用卡能否在中国赚钱?

  (《 今日观察》评论员 )

  如果现在市场环境无特别大的改变,信用卡在中国到底能不能赚钱将是一个疑问。信用卡的盈利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手续费,在国外手续费是大头。手续费在发卡银行、BOS机和银联之间按比例分成。但中国信用卡发卡银行还没有优势。第二部分是年费,但现在由于信用卡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般办卡第一年免年费。第三部分是利息收入,办信用卡实际上是消费者在透支,透支如果超过还款期限的话自然就需要交利息。而且利息非常高,但中国人向来以节俭著称,一般如果过一两天就到期的话,大部分人会乖乖把钱送到银行去,这样一来银行可能就没钱可挣,发信用卡的银行也没钱可挣。可见对佣金没法提高、中国人消费习惯没有改变的国情来看,信用卡能否在中国落地生根,确实还是一个问号。

  何帆:大跃进方式发展信用卡有风险

  (《 今日观察》评论员 )

  为什么现在银行对发卡比较感兴趣,一方面可能出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一些银行好不容易熬了很多年,开始赚钱了,以后赚的可能会越来越多,过度发行的时候,风险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可能鉴于美国信用卡非常赚钱,我国银行也想模仿,但却忽略了各国家不一样的国情。

  虽然现阶段创新对银行业非常重要,但模仿绝对不是创新。尽管信用卡在美国非常红火,但如果将其模式完全移植到中国,则很不现实。我国的银行需要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来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工作。我国的银行想要大发展,但以大跃进式的方式发展是有风险的。过度扩张,一定是不健康的发展,尤其在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之下,更要回归常态。要改变模式,过去是跑马圈地,现在要学会精耕细作。

  何帆:享受刷卡快感 忽视付款痛感

  (《 今日观察》评论员 )

  此外,虽然中国人都注重储蓄,花钱比较谨慎。但在这中间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心理:人一旦拿到信用卡,在刷卡的时候会变得没有感觉,不像掏钱那样心疼,但这其实只看到刷卡时的快感,没有想到付款后的痛感,如果这时候出现信用卡危机,SG信用卡公司濒临破产,最后只能由政府出来解救金融危机,到那时真会变成一个定时炸弹,而且爆破力很强。这个启示是什么?我们过去强调银行不能只做存贷业务,应该做中间业务,现在关键是不在于做什么业务,而是以什么方式做这些业务,现在的信用卡业务是在做营销,不是做产品,它也不是在做服务,到最后的话就会出现风险。

  张鸿: 银行过度追求用户规模 易出现风险怪圈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几年在一些写字楼里经常可以看到办卡的宣传册,几乎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办了,基本上没有太严格的资产审核。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对消费者有盈利预期。 07年银行的信用卡部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开始出现盈利。于是银行觉得未来盈利预期非常大。为什么?因为规模已经上去了,比如中信银行在今年初年报表明,一个月的利润特别高,相当于06年全年收入。

  对于银行来说,肯定要跑马圈地,外资银行进来对中国会形成威胁,所以就需要更大的客户量,信用卡的发行量很关键,现在我们几乎所有的银行宣传,都在宣传信用卡发卡量多少,增量多少,而不是盈利多少?服务细化到哪些?但银行对办卡用户规模的追求,就容易忽略可能的风险,也就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因为银行对用户信用的审核标准降低了,偿还能力差容易利用这个漏洞,多申办银行卡,然后形成透支—恶意透支—恶意套现的怪圈。

  张鸿: 个人用户一定要预计到信用风险

  (《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最基础的层面来讲,信用卡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银行个人信用系统的建立应该有特别严谨的标准,宁可慢一点,标准也要严格,发卡节奏应该和征信系统的建立相配套。而不是一交给中介公司,就完全外包出去,这样易导致风险失控。另外银行方面对征信系统建立和发卡节奏要匹配。对个人而言,一定要预计到信用风险,今天可能是小小的透支,如果你逾期不还的话,随着整个银行征信系统甚至社会征信系统的建立,小小的透支可能会影响未来的任何一件事情。所以说在诚信这个问题上,容不得一点沙。只要和信用有关,就应引起高度重视。

  郭田勇:银行业已开始谨慎发售信用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银行现在肯定也意识到前段时间发展过度以及现在碰到这些经济问题,使得信用卡潜在风险加大,因此肯定会采取一些积极的补救措施,尽量把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比如现在信用卡的发行、发售环节上,银行已经开始变得谨慎了。甚至有些银行对以前已经发出去的信用卡,根据守信额度,开始进行追回或者进行修改,包括一些银行制定一些门槛,如果通过网上购物消费,会制定一次刷卡金额,几百块钱守信额度,这样防止出现恶意套现的情况。同时现在银行非常重视催收这一块,对于出现了信用卡拖欠不能还的情况,开始把这块任务外包,通过一些专业性信用卡催收公司,甚至通过一些法律手段来保证挽回这个损失。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责编:程振宏

2/2 < 1 2

相关热词搜索:   信用卡  银行  防范风险  催缴欠款  欠账  金融危机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