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广锦: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时请通报自己所在媒体,最好每个记者朋友只提一个问题。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李司长,今年上半年我国放贷速度过快,很多人认为下半年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物价除了一月份是1%的正增长以外,下面几个月都是负增长,很多人都认为下半年我国可能出现通货紧缩,您认为下半年我国是防止通货膨胀重要还是防止通货紧缩重要?谢谢!
李晓超:
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通常是指价格持续全面地上涨或者下降。因此,用价格向大家介绍这一问题,我想可能更准确一些。通胀不是我们需要的,通缩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它们都会伤害经济健康发展,我们所希望的是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的价格。
李晓超: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看到,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还一直处在下降的区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上一年同期上涨7.9%,而且自2月份以来一直在下降,分别下降1.6%、1.2%、1.5%、1.4%和1.7%,并且在八大类商品中有三涨五降。从3月份以来,环比也一直下降,3-6月,环比分别下降0.3%、0.2%、0.3%和0.5%。
与此同时,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9%,并且1-6月,同比降幅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1-6月分别下降3.3%、4.5%、6.0%、6.6%、7.2%和7.8%。处在上游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降幅更大,上半年下降8.7%。这是我们看到底是通缩还是通胀首先要关注的一个地方。
李晓超:
第二,要准确回答这一问题,还要看到今年以来货币信贷出现了快速增长的现象,价格与货币信贷有着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观察价格变化时,对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8.5%,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24.8%,而且信贷也出现了大幅度增加,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近7.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万亿元,为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150%。在判断是出现了通缩还是通胀时,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二个方面。
李晓超:
第三,面对以上情况,这又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影响价格下降的因素,也要注意引起价格上涨的原因,既要看到眼前变化的现象,也要看到未来可能的走势。
李晓超:
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不确定因素对价格可能产生的影响。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扩大,外界的一些变化会直接对我国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虽然今年以来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同比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但近期又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可能也会对我们国内的价格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对价格的变化,我们要更多地给予关注,要冷静观察,抓住当前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
华尔街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关于劳工市场,年初的时候,我们都非常关心农民工的失业问题,我知道统计局也加强了对劳动市场的调查工作。请问最近几个月就业、失业有什么新的趋势和新的发展?尤其是农民工的就业、失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