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频道 > 发展中国装备制造业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正文
仙人柱子:“仙人柱子”是鄂伦春语音译,意为“遮阳光的房子”,是指黑龙江省北部少数民族狩猎用的一种游动性帐篷。它用30多根树杆搭架,冬春用兽皮围盖,夏秋则在外面覆盖芦苇、干草、桦树皮可很快搭成,可随时拆卸。其大小依人口和季节而定,通常情况下是冬小夏大。所盖位置和内部布局,因民族而异。鄂伦春族多将门向东或朝南开,柱内中央设置篝火处;鄂温克族的门多向南开,顶端留一出烟孔,屋内有两根横木,用来支锅做饭,左侧是男女主人的铺位,右侧归家庭其他成员所属,正北是供奉祖先的位置。“仙人柱子”后面的树杆上悬挂着装有神像的桦皮盒子,一般不准妇女接触。
![]() |
用牛拉的蒙古包车 霍文摄(来源:环球时报)
蒙古包:“蒙古包”亦称“蒙古博”,古称“毡帐”等,是居住在黑龙江省境内的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蒙古包分牧区移动式和半农半牧区固定式两种,其外形均为圆形尖顶。移动包一般由一或二层毛毡覆盖,包架下部叫“哈那”,由木条编的网状块组成。包架上部叫“乌尼”,由许多根椽木与中间叫“套脑“的圆顶结成伞骨形顶架。上下部连接后,帐顶及四壁盖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留下一木框,用来装门,帐顶“套脑”为一圆形天窗。固定式包则把周围砌成土壁,上用苇草搭盖,包的大小不一。包内中央砌火炉,四周地上铺毛毡或牛羊皮……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