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也告诉我们,在整个经济运行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煤电油运的供应状况日趋紧张,我们的一些企业生产经营现在遇到了困难,特别要指出的就是物价上涨的压力在加大。大家知道我们去年CPI上涨达到4.8%。4.8是什么概念呢?是从1997年到2007年物价的最高涨幅,今年1月份7.1%,2月份8.7%,3月份8.3%,4月份8.5%,5月份有所回落,达到7.1%。1到5月份我们还是在8.1这样一个平均数的上涨状态,所以物价上涨是当前经济运行当中最为突出的矛盾。
同时呢,我们也要高度认识到物价稳定的重要性。从去年开始到现在,这一轮物价上涨成因比较复杂,这里面既有总供给、总需求不平衡,部分商品供应紧张的原因,比如说我们由于供给不足导致价格上涨,也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然后导致成本上升,就是成本推动的原因。还有就是流动性过剩,这是在我们看中国这次物价上涨,它是成进比较复杂,既有总供给、总需求不平衡的原因,有部分商品供求紧张的原因,供应紧张的原因,也有流动性过剩,各种生产要素价格暴涨导致成本推动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刚才讲过的,是世界上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像在经济全球化这种状态下向我们中国的传导作用。所以这种状况经济学把它叫做输入性通货膨胀。
2008年上半年,输入性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更为明显。所以,从价格上涨的这种状况下,2008年价格的这种上涨状况,由于它成因比较复杂,所以治理起来艰巨性、复杂性更大。现在党中央、国务院是把抑制物价过高、过快增长放到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一定把物价过高、过快这种涨幅把它抑制住,这是宏观调控非常重要的任务。从上半年CPI运行曲线看,应该说我们的价格现在出现回落,我们的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主持人:欢迎大家继续回到我们节目当中,这里是《经济热点面对面》,今晚让我们共同来面对CPI的高涨。曾经有人用撑竿跳来作为比喻形容今年物价指数的变化,这样一个物价指数在历史上是否曾经出现过呢?它在中国经济调整和运行当中又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态势?撑竿跳的比喻恰当还是不恰当?我们接下来从历史的角度来关注一下CPI的变化。
主持人:看来撑竿跳这样的比喻并不是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但是从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来看,这次的CPI的波动却并不是空穴来风,和历史上每一次CPI波动相比,这次有什么特点呢?和以往相比,它又有了什么样的不同呢?接下来的时间当中,我们特别请姚景源先生做一些分析,同时也请姚先生告诉大家,CPI的波动会受到什么样因素的影响。有请。
姚景源: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我们看市场上一种商品如果供给大于需求的话,价格就会下降。如果说供给小于需求,那么价格就会上涨。比如我刚才讲猪肉价格为什么上涨了,因为它供给小于需求,2006年底的时候,中国生猪存栏量比上一年减少的大数是一千万头,所以供给不足就会导致价格上涨。在宏观经济上,CPI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如果说总需求过旺,比如说刚才看的1994年CPI之所以涨到24.1%,就是因为经济过热,总需求过旺,然后拉动价格上涨。价格上涨还受到一个货币因素的影响,什么影响呢?就是如果说社会上的货币流通量超过了我们市场上实际需要的货币流通量,就是说我们老百姓讲话,就是票子发多了,这种状况下也会导致货币贬值,导致CPI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