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这应该是目前我们的一个阶段性的目标。
观众:面对现在的物价上涨,都知道与老百姓息息相关。老百姓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离不开的,可是面对这个局面,百姓要想把自己的日子过的好一点,应该如何去面对当前这种局面?谢谢。
主持人:其实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姚先生我还听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你可能跑不赢刘翔,但是你一定要跑过CPI”。不知道您听到过没听到过?
姚景源:我觉得是这样的,让我们来跑过刘翔,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跑过CPI这是可能的。跑过CPI,在物价上涨的状态下,作为消费者,面对物价上涨是被动的,不让它上涨。我们可以怎么样过日子,可以减少损失呢?物价上涨时期我们要改变过去的一些消费习惯。什么叫价格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一种信息,价格这个信息告诉我们什么呢?就告诉我们哪样东西多买点,哪样东西少买点,哪样东西你不要买,哪样东西可以多买,价格是一种信息,他告诉我们如果某一种商品涨价了,你就少买一点,某一种商品涨的太厉害,你就不买。所以我们每一个消费者都要善于利用价格这个信息来改变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我举个例子,刚才那位同志将现在开车油价涨的厉害,开车的负担越来越重,怎么办呢?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作为一个消费者,不让油价上涨,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比如说你再买汽车的话,就买小排量的,就别买大排量的,高油耗的,这样就可以减少损失。这是第一。
主持人:刚才还有一位现场的观众提出,他觉得现在肉价特别贵,猪肉的价格节节高升,在肉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这位阿姨怎么过好她的日子?
姚景源:经济学上有一个替代原理,任何一种商品都有替代品,不管什么商品都有替代品,所以商品本身依赖自身的使用价值,不可能形成垄断。比如说刚才那位同志讲了,现在猪肉价格涨的太高,太厉害,怎么办呢?就说买它或者不买它。你买谁呢?买它的替代品,就是涨幅不高的替代品,谁呢?牛肉,牛肉的涨幅现在是低于猪肉涨幅,牛肉涨幅再高还可以再买水产品,所以我觉得很重要的还有一个,就是要想办法选择替代品,
再一个,过日子,过就是要动脑筋,生活当中也有经济学,我举一个我的日子,我们家,我爱人她每天买菜都是五点半以后,为什么五点半以后她去买菜呢?因为我们家附近的超市5点半开始,到期的食品和蔬菜的价格打五折,所以她就五点半以后去买菜,然后回家做饭。 所以我觉得中国人把生活叫做过日子,“过”字我觉得用的很好。所以我们确实要研究在物价上涨状态下,我们怎么样能把日子过的更好,更多的减少损失,然后来避免物价上涨给我们带来的诸多的影响。
主持人:看来过日子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刚才姚先生也介绍了自己家里过日子的一些经验之谈,我觉得有的时候可能我们还需要改变原来习惯性的一些消费理念,比如说有人可能以前总是奢侈性的消费,在这样的CPI高涨的年代,他的观念肯定就要做一个调整了。
好了,我们继续来听听大家其他的问题提问。
观众:姚总您好,我想问的是现在物价涨的非常快,但是我们的收入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总是觉得手里的钱不够花,您觉得怎样才能使收入水平和物价上涨水平相匹配呢?谢谢。
姚景源:物价上涨现在是8%左右,但是今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都超过10%,也就是说平均的收入的增长率超过了物价上涨率。当然,大家收入的增长率,我讲的10%以上是平均数,在平均数以下的这些人,他们确实是遇到了困难,所以这一类群体怎么办呢?就是加大政府财政政策对他们的扶持,给他们适当的补贴,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困难。解决收入和物价上涨的匹配,归根结底还得靠发展,就是大家还是要聚精会神搞发展,还是发展是硬道理。整个经济发展了,我们的收入就会提高,经济发展了,物价当中一些供给不足的商品,它们的问题也就会得到解决。 所以我们要想解决我们的收入和物价的匹配状况,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大家凝心聚力的去搞发展,发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非常感谢姚景源先生在今天的节目当中和大家共同面对CPI的上涨。其实在节目一开始也说了,老百姓现在非常关注物价上涨的问题,非常关注CPI数据的变化。在我们节目结束的这一刻,也许姚先生还有更多的心声要表达。能不能给大家一些建议,让大家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过好自己的日子,能够更理性的看待CPI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