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玛丽每个周日晚都忙的人仰马翻。“想享受宁静却陷入慌乱,周日综合症如何应付呢?”《新华每日电讯》说,每个周日晚,玛丽都希望能平静度过。可每次不是孩子不听话,就是丈夫不在家,家务活永远做不完。其实,在美国,像玛丽这样的人又何止她一个?于是,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告诉大家:想要一个愉快的周日夜晚,其实也不是那么难。首先,找丈夫聊聊。或许妻子在开始一周工作之前,只想做完所有家务,可丈夫或许更想养足精神。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彼此的想法,找到折衷的办法,这样大家都轻松。其次,找孩子谈谈。通常情况下,他们最喜欢做一些和宠物有关的家务:让孩子去喂水、喂食、遛狗,这些都可以减少母亲的负担。所以,合理分工,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可以让家务又好又快完成。有了以上几招,想有个浪漫周末,不难。
《新华每日电讯》带我们认识了一个平凡的主妇。尼德兹,四十几年前,尼德兹可是个十足的大胖子,体重足有100公斤。熟人笑话她胖,像怀了孕,尼德兹不堪嘲笑,就去参加了减肥培训班。功夫不负有心人,尼德兹成功瘦身,而且还引起了街坊邻居的注意,纷纷找她取经,尼德兹也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学来的减肥知识和大家分享,把家里变成了减肥课堂。久而久之,尼德兹找到了自己创业的途径,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担任专职的瘦身讲师,开办了瘦身培训班。生意是越做越红火,四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尼德兹的国际瘦身公司已经成了一个拥有7.5亿客户的大型集团。要问尼德兹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可千万别指望让那些胖人在挨饿时听进任何东西,他们那时满脑子想的都是下顿饭吃什么。哈哈,挺实在吧?
再来看其它方面的消息。
春节马上到了,亲朋友好友相聚,难免喝上几杯。但是您知道应该喝多少合适吗?《北京日报》说,在对饮酒人群的饮酒量调查后发现,以38度酒为标准,饮酒人群平均次饮酒量为2.7两,相当于41.04克纯酒精;饮酒的频率为平均每天0.6次,也就是不到两天就一次,超出了国际安全饮用标准。但是专家提醒说,饮酒必须重视几个原则:一是要承认个体差异、遗传因素、体制特征、健康状况等是决定酒量的重要因素。人家不能喝,酒量天生没你大,就不要使劲灌了!二是最佳饮酒时机和良好的身体状况是饮酒的先决条件,在不宜喝酒的时候,就不要喝了。喝坏了身体,就得不偿失了。看来,感情深,一口闷,这种喝法是很不科学的啊!如果真是朋友,就别硬劝人家喝酒。
《浙江日报》说,浙江的老杨有个爱好,收藏挂历。可这两天,他要把这些宝贝捐出去了。而且老杨还觉得挺开心的,因为他把挂历捐给了盲童,让他们写字用。前两天,一个义工联盟发起了“有爱就有光明”的公益活动,号召广大市民捐出旧挂历,作为盲童替代盲文专用纸用。因为盲童们写字靠盲文板和特制笔。一般人写一行字,他们需要写一整张纸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一些高年级的学生一天的用纸就要花费五六元钱。而居民家里的一些旧挂历因为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可以替代盲文专用纸用。老杨这么一听,决定捐了自己的宝贝,毕竟这是有意义的事。其实不只是老杨,很多市民都加入到爱心行列中来。
《解放日报》说,郭女士想给两岁的儿子拍一组儿童写真,钱交完了,机器架好了,可孩子死活不让拍,任凭摄影师如何“哄骗”,就是不买账。郭女士只好与影楼商量退款,结果影楼的答复是:退款可以,但必须让郭女士支付一笔数目不小的违约金。他们的解释是:“我们也付出了劳动,出了外景,调配了服装师灯光师!孩子就是哄不好,他们也没有办法。这解释似乎也合情合理。到底谁有理?律师便发言了,双方成立承揽合同关系,也就是说影楼是工作的承揽方,作为专业的为幼儿拍照的影楼,却无法完成承揽工作,属于违约行为,这种情况下应该付违约金,怎么还能反过来跟顾客要钱哪?
《福州晚报》说,去年5月,在美国开餐馆的小杨夫妇喜得千金,可宝宝的来临也让他们犯起了愁,原来,小俩口开家餐馆,因为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照顾宝宝,店里的生意一落千丈。小杨狠狠心,就托老乡把宝宝抱回福建老家,让孩子的奶奶带。老人心挺细,怕宝宝长大后不认得父母,特地买了台电脑,配上摄像头,这样,小杨夫妇每天都能通过视频看看家中的宝宝。后来,老人干脆请人刻了张录有小杨夫妇生活的光盘,宝宝一哭,就播放光盘。这一阵子,宝宝开始咿呀学语,老人经常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人,教她说“爸爸、妈妈”。没想到,久而久之,宝宝竟把电脑当成了妈妈,经常冲着电脑叫“妈、妈”。没了馒头,咱还能吃面条,唯独这母爱,是没有东西能代替的。
这正是:
视频熏得宝宝“傻”,
直把电脑唤妈妈。
千金散去还复来,
母爱岂能隔天涯。
今天的读报就是这些内容,就到这里吧。
责编:庞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