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究竟在等待什么
王利敏
大盘持续缩量,权重股跌跌不休……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基金大幅抛售股票的行为有所收敛,但主动性买入的动作依然不明显。投资者目前最为关心的是,基金究竟在等待什么?
前一段时间说得最多的是等待美国次债危机的明朗化。但美国股市仅仅跌了百分之十几,A股却暴跌了一半。时至今日,次债危机的影响已逐渐淡化,但基金仍然在等待。
随后又遇上了中国平安天量再融资事件。“再融资狂潮”一度让市场非常恐慌,投资者仓皇出货,机构作为投资者的一部分,当时自然也是忧心忡忡。然而前不久,中国平安已宣告半年内不再提出再融资方案,基金还是在等待。
接下来大盘遭遇了大小非解禁股大量抛售的问题。有关方面专门出台了大宗交易等有关措施,有效缓解了大小非对大盘的冲击。这依然没有改变基金的等待态度。
4月24日,降低印花税的政策出台,基金的态度仍不见改变。据媒体披露,基金在利好出台后,不但没有做多,反而大肆抛售筹码。
有人认为,基金不做多很可能是手中资金不足。但统计数据表明,基金群体近几个月并没有遭遇大规模赎回,且基金的总体仓位只有70%多,几乎是历史上最低的时期之一。
也有人说,基金大概由于“4?24”井喷被轧空了,等待大盘技术性回调后再大幅加仓。但是随着5月初大盘逐渐盘落,指数几乎补尽了缺口,但我们还是没有见到基金大量增仓的迹象。
最近有位在基金公司任职的朋友总算向我交了底:基金在等待CPI等宏观经济数据。也就是说,只有经济数据转好才能再加仓。对此笔者很困惑,如果有的数据好,有的数据不好呢?一旦经济发展出现了拐点,基金群体难道就退出股市?
本周股市屡创地量,原因在于市场观望气氛较浓,想做多者担心大盘补缺被套,想抛空筹码离场者则担心踏空行情。于是,在缺口未补尽前,多数投资者采取观望的策略,以致近期成交量越来越小。
下周开始,CPI等数据将出台,基金的等待是不是该结束了?我们认为,由于多数大盘蓝筹股股价处于低位(有的A股与H股股价已倒挂),大盘大跌的空间已基本被封杀。今年最佳的炒作时机就在6、7月份,尤其是消息面利好但跌得很惨的联通、招行下周有望强劲反弹,一旦宏观数据向好,大盘很可能向上变盘。不知道基金们到时候会有什么举动?(本文作者为知名分析师)
相关链接:
责编: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