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论人生
李嘉诚并非一个著名的演说者,这与其讷言敏行的风格有关,还因为,与外界期待其讲述的经营秘诀不同,他更愿意讲述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仔细考究便不难发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2008年,关于“自负指数”的演讲中,他说:“在‘卓越’与‘自负’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并不容易,因为有信心、‘勇敢无畏’也是品德,但沉醉于过往和眼前成就、与生俱来的地位或财富的傲慢自信,其实是一种能力的溃疡。”
2006年,他重提胡适的文章《差不多先生》,回忆起自己在战乱中背井离乡时建立的信念:“理性误区中是不可能建造信念或希望”。
2005年,他在长江商学院谈“管理的艺术”时,指出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大重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思索是上天恩赐人类捍卫命运的盾牌,很多人总是把不当的自我管理与交恶运混为一谈,这是很消极无奈何的,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
2005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他谈及毅力和心力:“如果你认为毅力是每分每秒的‘艰苦忍耐’式的奋斗,这是很不足的心理状态,毅力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生活。真正有毅力的人清楚自己人生的目标,且愿意承担责任,有颗坚强、又充满着希望的心。知道什么是原则、事实与正义。有极大的勇气和谨慎。”而“心力是理性和理智心灵的发展,通过终生思索和追求学问的人一定不会掉进时间的迷宫,在营营役役中黯然失去生命的光彩。善于学习的人能领会和掌握未来,好学的人懂得把观察、经验和知识转化为智慧并使用得当,不仅能把梦想持之以恒,更懂得如何事半功倍。”
2002年,他在汕头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上,列出了自己认为成功所缺一不可的素质:坚毅、勇气、有志、有识、有恒、有为、诚恳、可靠、有礼、宽容、公平、正义、洞察、智慧、尊重、正直、和善大方……
抢 眼 新 闻
|
|
|
|
|
|
|
|
|
责编: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