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虽然通过,但能否顺利实施成了难题。如果没有中国、日本等贸易大量出超的国家积极参与,美国金融风暴根本得不到暂时的喘息。利率的高企,房价的崩跌,随后是恶性循环,资产重估后的暴跌将演化出更大的金融灾难。特别是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防火墙将被彻底冲垮,投资和消费急剧萎缩,美国经济难以逃脱“硬着陆”的风险。
如此,中国如何能独善其身?且不说,中国现有的近两万亿美元官方储备的资产减值损失,更重要的是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实体经济将面临可能是刚烈而生猛的转型阵痛,企业大量倒闭,产能被大量清洗将不可避免。
当下的世界又再现经典的 “智猪博弈”一幕:世界各国都在仰仗着中国出手,谁让你跟美元经济绑得最紧呢?看样子似乎中国也只能高调表态要积极参与。
很显然,参与就意味着大家要一起来扛住美国危机的成本,危机成本货币化的结果,不过是将美元崩盘演变成长期的美元贬值。
如果要参与,就有几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中国面前。
其一,这个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效果到底怎么样?能否为金融市场止住血?没有人相信,布什、保尔森都说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止不住,那就怕变成一个没完没了的事情了,过不了多久,又会出一个3000亿、5000亿的,中国是不是有陷进去的风险。
其二,中国要掏这个救市的钱,这个钱从哪里出?正常年份美国一年要新增6000亿美元国债,其中70%以上是国际投资者购买,明年加上这个新出来的7000亿美元,那就是规模空前的13000亿美元。中国首先要有不断购买美国救市债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过去几年1700亿、1800亿美元的高顺差经济模式必须持续,而这个模式给今天的中国经济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中国经济不得不转型。如果中国经济真的重新回到2005年以前那种一年300亿美元顺差的状态,那这个救市的钱中国还掏得出来吗?
其三,中国参与了救市,承担了成本之后,未来是否能取得应有的收益补偿?好处在哪里?是否能就此突破极其严重的美国保护主义的投资和贸易壁垒,倘若能真正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去获得收购美国实体经济的一些权力,包括物流、技术、品牌、销售网络等,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提升整个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这也值。问题是,被美元高度胁迫着的中国经济,有这个谈判的本钱吗?
如果中国真正认识到,美国经济崩塌对中国经济造成的重大冲击,是我们为既往过度依赖高投入和出口的经济模式必须支付沉重代价的话,那么,就可以横下一条心,彻底和过去的模式告别。通过加快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调整,坚定地转向内需消费主导的经济体,或许在与美国的谈判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参与是可以,中国必须是有条件的参与,通过参与中国必须取得有利于未来经济彻底转型的最大好处。不参与也不怕,你不答应我的条件,不保障我的利益,美国你就自己吃下借贷消费的苦果,中国可以为自己过去的错误认赔了,但是我们不能再为同样的错误继续埋单。(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抢 眼 新 闻
|
|
|
|
|
|
|
|
|
责编: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