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伊始,中国A股上扬势头不改,随着3日、4日分别上涨3.32%和0.29%,上证指数本轮反弹以来的最高点已被推升至2590.78点。
伴随股指不断走高的,是中国A股整体的估值水平。按银河证券的统计,现时A股市场中多数股票的市盈率水平已经达到了40倍以上。
而按高盛发布的最新数据,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近半年来的超越式反弹,A股与周边市场的溢价水平再度拉大。
其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A股的市盈率和市净率较MSCI新兴市场指数、MSCI AC全球指数,以及MSCI AC亚太(不含日本)指数的估值水平分别溢价90.8%、104.6%和93.5%。
显然,这与上市公司一季报中体现的并不优秀的基本面形成鲜明反差。截至4月30日,A股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度业绩全部曝光,全部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季度净利润1878.4亿元,同比下降24.63%。
换言之,再度被良好经济回暖预期点燃的热情作用之下,A股或再度出现流动性推动的泡沫特征。而在风险与收益渐行渐远的当下,流动性水平能否持续保持高位成为了“红五月”是否再来的关键。对于这一问题,近日发布策略报告的各间中外投行却莫衷一是。
信贷井喷之后
与此同时,一季度中国A股的大幅反弹背后,是近年来罕见的单季4.58亿元信贷井喷,季末27.11%的贷款余额增速已创12年以来的新高。近日多位接受本报记者访问的机构买方人士均表示,在宏观经济刺激方案的大背景下,新增信贷量乃资本市场几乎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指标。不过,平安证券预计,虽然4月份的银行信贷规模将有望超过2008年4639亿元的水平,同比仍将保持较大的增长。但是与3月环比肯定会大幅度下降。“目前信贷投放快速增长已经接近尾声,未来信贷投放将从危机应对状态下的高速投放回到适度宽松的状态。因此,流动性难以进一步大幅上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乐观情绪的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