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内需 国家再公布重大计划(受益股)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股市要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拉内需 国家再公布重大计划(受益股)

 

CCTV.com  2009年05月22日 15:2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综合  
 

  在我国电网的转变战略中,应支持在现有电力线的基础上,添加二、三条光纤线缆,解决民用网、政府网和军用网三网捆入电缆线运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中国电力网的资源,这实际上是通过对我国电力主网改造的机遇,实现多通道主辅线缆捆绑的合成。与此同时,可以建立多通道共享的系统网络管理技术和中央信息管理平台、数字变电站体系和满足不同客户需要的智能终端,有效解决电力数据采集、传输、集成、优化和表达的流程运转。由此,可将我国电网一步投送到全球新技术革命的最高端,将我国电网营造为综合性、多层次的服务网络。

  这个多通道的电网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功能:电力线运营配电网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网,光纤线缆运行通讯网、数据网、电视网、家电管理网、智慧电能存储网(即电池充电网等)、远程医疗网、生物传感器网、政府公共服务网和灾难、救援、医疗救护等网络,可在灾难发生时通过政府网透过家庭终端实时报警。

  经测算,若合成生产和使用光纤和电力线复合线缆,由于节省了线缆的外保护套、光纤保护件和挂缆等工程,光纤和电力线复合线缆的采用,较之采用挂缆和粘结的光纤和电力组合线缆的成本,实际仅增加15%~30%,这也应该是电网发展最可节约的战略大工程。但是,这个新增的15%~30%的缆线资产却可以再造一个与传统缆线资产相当的营业平台;可以再造一个有利于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进入电网投资的战略大通道,进而大规模拉动内需;可以再造一个电力产业未曾有过的创新业务体系;可以再造一个具有长期回报的战略资产,因为光纤缆线资产的回报率将超过金属电缆资产的回报率。缆线管理路线应明确三原则,即:新建电网加快推行光纤和电力复合网络、旧有电网添附光纤网络、特殊地区推广电力通讯系统。

  推动这个电力光纤复合电缆电网的革命将使我们的互动电网革命将执世界电网转型之牛耳。未来的世界电网将进入电力光纤复合电缆电网和金属电缆电网的双网时代,而且,伴随着世界能源革命的发展,电力光纤复合电缆电网将成为主力模式,这应该是中国对世界电缆电网模式转变的一个贡献。

  正是基于这个电网通讯系统的构建,增加了电网的收益权,也会激发中国市场投资互动电网的热情,这个雄厚的基础和回报机制也决定了中国互动电网的建设可能领先世界。

  ■超越欧美智能电网战略之三::推进与欧美模式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奥巴马政府就任伊始,基于美国超导公司(AMSC)为美国海军成功研发了超导舰船推进电机和发电机的技术,2009年2月10日美国国家能源部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和国家风能技术中心(NWTC)就与美国超导公司(AMSC)签署了为期12个月的共同合作研发10兆瓦级超导风机的协议。

  美国超导公司分析,采用传统技术制造的10兆瓦级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其重量将达到300公吨左右,而利用超导技术制造的10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重量系统只有120公吨左右。高温超导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系统与传统发电机和齿轮箱相比,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成本更低,同时效率提高,可靠性增强。它将打破单机风力发电容量的瓶颈,降低发电成本。应该说,美国这个安排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笔者认为,应该发展海洋人工岛平台的发电,以可再生能源置换传统能源体系的运转。近几年,我国风电发展迅速,四万亿振兴计划尤其侧重了陆上风场的建设,但这个战略的明显不足是,没有将我国电能主要需求地的东部地区和风能主要聚集地的海洋风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有近2万公里的海岸线,又毗邻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上风能得天独厚,具有成为世界海上风能利用大国的优越条件。为此,我国应该加快投资15000万至20000万亿人民币,用5至10年的时间,营建3000个左右近海人工岛,建造12000台至15000台10兆瓦至80兆瓦的高温超导风力发电机,这个发电比例相当于中国现有发电总量的50%~70%,同时结合水下潮汐发电等综合管理和全球卫星导航、即时监控、近海电缆传输等系统,建立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创新利用体系,一举改变我国北部和西部能源东输的问题。由此,也应尽快调整我国铁路、公路的布局体系和产业发展计划。

  与此同时,加快制定水利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生物质原料发电和输电的创新战略。

  ■超越欧美智能电网战略之四:关注传感器技术和产品的大规模开发与应用

  电力行业将成为集结全部工业文明的创新产业,将成为集合多种模式的新兴产业,尤其应注意新技术之应用,比如传感器技术和产品的大规模开发与应用。

  未来10年工业领域将发生两大效率变革:其一是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这是一个可能与计算机体系规模并驾齐驱的产业,它应该是继计算机之后的第二次智能革命;其二是互动电网,将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和服务各个电力产业基本流程互动化,这是人类通讯系统的一次革命,它将推动电力系统演变为电力和通讯复合系统,这可能是人类通讯系统最重要的一次变革,这两个变革的一致载体就是电力基础设施。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传感器网络的运转就可能在电力产业实现,这将是一个奇迹。

  据Intechno Consulting公司的传感器市场报告,200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容量为506亿美元,预计201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可达600亿美元以上。调查显示,就世界范围而言,传感器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依旧是汽车市场,占第二位的是过程控制市场,而笔者认为未来最大增长的市场应该是电力市场。

  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它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下一步电网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与电力系统的计算机数据系统进行连接,可以大规模简化数据集成过程并且提高采集速率,而光导纤维的应用是传感材料的重大突破。光纤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相比有许多特点:灵敏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耐腐蚀、电绝缘性好、光路可弯曲、便于实现遥测等,它加速了光纤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集成光路器件代替原有光学元件和无源光器件的转换。同时,光纤传感器又具有高带宽、低信号处理电压、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将成为互动电网体系中智能家电的关键技术。

  相关链接:

4/7 < 1 2 3 4 5 6 7 >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