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套现两个民间版本:揭秘背后的利益链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银行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信用卡套现两个民间版本:揭秘背后的利益链

 

CCTV.com  2009年05月27日 10:4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网  

  短评 有多少信用可以透支

  徐海慧

  不论是信用卡积分买卖还是套现,目前国内信用卡市场上这两个“金融创新”的民间版本,都有一些共同点。第一,两者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链,在这两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受益,。第二,这两个利益链持续运转的前提是,持卡人有能力偿还自己透支的欠款。只要持卡人能如期还款,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能获得各自的收益,链条继续运转下去。当持卡人无力还款时,链条断裂,风险产生。第三,由于利益链完整且人人受益,链条的持续运转事实上会暗含一个累积的效果,即持卡人养成透支习惯,不断增加信用透支额度。这样,链条的内在力量一方面使自己加速运转,一方面也在毁灭自己。

  写这段话时,笔者的脑海里不停地跳出次贷危机的影子。这个链条是如此熟悉,它不过是次贷危机利益链的精简版,把次贷换成信用卡就可以了。

  在中国信用卡市场蓬勃发展时说这样的话,多少有点危言耸听。不过,看一看美国的前车之鉴,这些担心也许并不多余。

  截至2008年10月,美国信用卡债务接近1万亿美元,相比2003年增幅超过25%;信用卡坏账率上升18%。更加糟糕的是,美国失业率近期已上升到8.5%,为1983年以来的最高点。今年1月,美国消费者破产申请同比上升34%,去年全年的破产申请则高达110万例。有经济学家担心,一批批信用卡客户的破产,正在诱发新一轮金融信贷危机。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的银行和发卡商们通常只面向信用良好的客户发卡,其利润来源主要是面向持卡人收取的年费和合理利息。但后来伴随相关法律法规的放宽,银行发卡对象范围大幅放宽,它们往往以极优惠的条件和高信用额度吸引客户,没有收入的学生也成为发卡对象。同时,也开始依风险大小确定利息。为吸引更多客户,多数银行的信用卡都免收年费,银行的利润来源转变为以利息和对高风险客户收取的延期还款罚金为主。

  这与国内信用卡市场至少有3点共同之处:一是降低风险标准扩大发卡范围,缺乏资信的人群,如学生、低收入者等,也成为持卡人。二是银行的利润来源不以年费和合理利息为主。三是利益链在加速自身运转的同时,也在积聚毁灭自己的力量。

  再看一看中国信用卡市场的情况。截至2008年末,中国信用卡发卡量已达约1.3亿张。从持卡人群分布看,中低收入人群中的“临婚族”、大学生、职场新人是最易接受卡债的群体。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已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经济下行将对信用卡市场影响已现,目前,部分银行的信用卡坏账率、毁约率均有所上升。来自上海金融审判庭的数据显示,信用卡纠纷案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9年集中出现了信用卡透支套现纠纷等新类型案件。2008年至今,仅上海市黄浦区法院就受理信用卡案件4052起。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在发展信用卡产业、拉动消费与警惕信用卡危机之间作出平衡,如何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求得平衡,不仅重要而且迫切。

责编:王玉飞

5/5 < 1 2 3 4 5

相关热词搜索:   套现  积分  支付宝  风险标准  1983年  信用卡中心  信用卡债务  信用卡发卡量  利益链条  信用卡透支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