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在即
6月5日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结束之日。虽然市场预计新股IPO的重启时间不会来得那么快,但股市的预先反应能力或将搅动6月投资者敏感的神经。新股IPO重启将是6月A股面临的最大一道“考题”。
当前投资者最关心的便是IPO重启的具体时间表,对此,市场的预期各不相同。方正证券预计IPO可能在6月下旬重启。海通证券则认为,IPO重启的时间将会被安排在创业板开闸之后。一项调查显示,有57%的散户认为,IPO重启要等到7月份,6月只是“虚晃一枪”。
西南证券分析师王大力告诉记者,“IPO重启对股市的冲击,主要在于投资者的心理层面,但考虑到管理层‘维稳’的决心,预计首批放闸的IPO规模不会太大。”根据统计,A股目前共有33家拟上市公司在2008年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核等待上市,拟发行股本总计达144亿股,计划募集资金722亿元,其中拟发行股份最多的为中国建筑、光大证券、 招商证券、成渝高速等。
看似庞大的资金规模,但相对A股市场来说,并不是个太大的数字。券商分析人士认为,加上创业板启动初期的融资规模,1000亿元的资金规模仅仅是今年以来发行的新基金的建仓需求,这就能够抵消接近一半的新股供给压力。
对于IPO重启对股市产生实质影响,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章秀奇认为,“IPO重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供需不平衡的状态,恢复了市场融资功能,压力只会逐步体现。市场已经通过调整对IPO重启有所反应,但实质性影响将会出现在6月重启之后。”
也有市场分析师预计,如果IPO走程序,一般要到7月才推出,那么6月大盘可能将创新高,有望达2773点。但如果在6月中旬就推出来的话,那么大盘可能会在迅速创新高后开始漫漫调整之路。
经济复苏步伐放缓
6月10日至12日即将发布5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骤降的信贷余额、PMI继续回落等经济预期,给6月份股市宏观面蒙上一层灰色。
中金公司日前发布最新报告称,预计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零售增速继续上行,工业增加值反弹,CPI和PPI降幅收窄显示通缩压力减轻,经济反弹之势不改。但报告同时指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显示外需依然低迷,且端午节移位导致5月份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减少,预计出口同比降幅扩大,贸易顺差进一步缩窄,同时预计PMI将回落至50.1%。
另外,相比一季度创下的天量信贷投放,5月新增信贷余额的骤降则反映了资金面的忧虑。兴业银行预计,5月份新增信贷预计继续回落至2500亿元至4500亿元,中值3500亿元。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组书记焦瑾璞也表示,天量信贷之后,后续有效信贷需求不容乐观。
放眼国际,与中国股市表现息息相关的美国市场,6月份的宏观经济面好坏参半。中金公司指出,尽管领先指标见底反弹,显示经济萎缩速度已显著放缓,但新屋开工数下降显示楼市仍在底部徘徊。
由于国内机构普遍预计国内经济复苏步伐可能放缓,因此,广发证券分析师表示,“当前惟有政策面能形成对市场确定性较高的支持,但板块对政策刺激反应的边际递减效应却使该因素的推动力难以乐观。因此,预计进入6月,大盘将展开主动性调整。”
股民谨慎不敢“动”
尽管众多股民对5月30日市场休市痛心疾首,但受IPO重启、基本面不容乐观等影响,股民们对即将到来的6月份股市,并没抱有太多幻想。经历中国股市三轮牛熊交接的孙先生告诉记者,“在后‘5·30’时代里炒股,更应该求实际,莫贪心,多观察基本面和消息面的变化,进行谨慎投资。”
据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在4750位参与者中,有超过65.2%的股民认为节后首个交易日会上涨。但不少网民留言称,“即使6月股市再创新高,也是‘披着牛皮的熊’,在操作上仍然会谨慎,落袋为安是‘乱市’赚钱的王道。”
与散户观点不谋而合的是,不少机构也认为,6月份诸多不利因素的堆积,使得股指难以持续上行。国海证券分析师便认为,“经济增长相关数据的反复以及企业盈利增速放缓可能会在短期影响市场预期,与不太具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一起制约证券市场的继续上行。”
然而,细心的投资者还是会继续挖掘“乱市”中的机会。老股民徐先生谈起自己的“投资经”,非常有自信地表示,“我看好能源股,尤其是‘石化双雄’。”徐先生认为,新能源振兴规划有望近期出台对该板块意义重大,外加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发布使得这些企业的业绩更加“透明化”,会成为资金聚拢地。
“我认为散户不应该惧怕IPO重启,而是应该挖掘其中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徐先生认为,“包括券商、银行、煤炭等板块近期都成为了机构资金埋伏地,即使IPO重启,这些板块中也有不少股票值得投资者作中长期投资。”
基金仓位濒临满仓
让6月A股市场隐患重重的还有基金持仓的态度。根据相关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有近60%的基金经理认为国内股票市场估值水平偏高,并表现出了担忧。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底沪市的平均市盈率为14.86倍,而深市的市盈率为22.13倍,但到了5月底,沪市的市盈率达到22.42倍,深市的市盈率也超过30倍,这使得6月大盘的走势还要在估值上面临不小的压力。
在种种负面消息的影响下,基金仓位已经开始了持续调整,部分股票被大幅度减持。以万科为例,今年一季度,基金共减持了20.92亿股万科股份,持股由去年年底的41.92亿股减少到21亿股,持股基金公司由193家锐减到78家。另外,受IPO重启影响,部分基金在节前调整时采取了趁低吸货、加重仓位的操作方法,这使得不少偏股基金已接近满仓运作。根据德圣基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接近满仓操作(股票仓位超过90%)的基金数量达77只,已占到偏股型基金的近30%。市场人士认为,机构仓位越高,调整的灵活度就越低,这给未来市场做多带来了困难。
“市场的涨幅已经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未来盈利改善的预期,然而这一预期仍然需要确认。”建信基金投资经理表达了心中的顾虑,“过去3个月大盘股的累计收益率已追上小盘股,我们判断不管从时间还是空间看,此轮风格转换进程已至半程。”
相关链接:
责编:谷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