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IPO新规仍是隔靴搔痒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最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但由于监管机构并未放松对新股发行这一关键问题的控制,这项迟来的改革举措可能将令市场失望。
证监会最近发布了《征求意见稿》,表明自去年9月份起就已暂停的IPO活动将很快重启。证监会称,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淡化对新股定价的行政指导,这表明证监会将减少对IPO定价过程的干预。
新规定禁止机构投资者参与定价,并禁止参与网下申购的股票配售对象参与网上申购,从而将股份分配适当向有申购意向的中小投资者倾斜。尽管监管层曾表示修改后的IPO规定应着力于缩小IPO价格与上市交易首日价格之间的巨大差距,但分析师们对其效果表示怀疑。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李念称,此次改革的定价机制市场化程度不够,改革后股价仍可能在上市交易首日大幅上涨。
分析师们称,即使证监会允许市场在IPO定价过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并提高投资者的申购中签率,延用自上而下的IPO审批程序意味着中国股市的新股供应永远也赶不上需求。由于中国股市的IPO通常较少,新股一上市,一级市场以外的投资者就争相买进,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这样一来,新股上市交易首日的价格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飙升。
【据公开媒体资料综合整理分析】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