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股市要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大量资金退出民间借贷 伺机进入股市

 

CCTV.com  2009年07月01日 15:4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3时20分报道,上半年表现抢眼的股市吸引了不少资金进入股市,最近有媒体报道,现在大量闲置资金从民间借贷市场退出,伺机进入股市的意图明显,造成民间借贷难度加大,利率走高。专家建议从规范、监管、创新三方面着手,逐步化解当前民间借贷风险。详细内容中国之声连线中央台记者冯雅。

  中国之声:有哪些现象表明当前闲置资金从民间借贷市场退出,进入股市的意图明显?

  记者:最近,山东银监局以黄河三角洲某县为样本,对中小企业、城镇居民、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这些“融资难群体”的民间融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大量闲置资金更多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领域,截至今年年3月末,调查县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2亿88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亿6823万元,增量资金中活期存款占比偏高,这意味着资金持有者等时机进入股市的意图明显。由于愿意向民间借贷的资本减少,使得民间借贷的利率高企。调查显示,在基准利率大幅下调的背景下,民间借贷利率不降反升。目前,调查县民间借贷平均利率区间保持在年利率13%-15%之间,6个月以内的农户贷款利率更是高达15%-17%。部分企业还反映,2007年以前用15%的年息就能很快融到足够的生产资金,现在用20%的年息也难以保证足够的生产资金。

  中国之声:这种现象给金融体系带了哪些潜在风险?

  记者:首先是由于民间借贷利率过高,导致借款企业财务支出额度进一步增大,压缩了利润空间,甚至出现利润负增长,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而且民间借贷中贷款的中小企业超过1/3来自国家限制的“两高一资”行业,借贷双方在协议签订之初就已为资金的安全性埋下了潜在风险。

  其次,容易导致信贷风险“间接传导”至银行系统。受民间借贷利率高企的驱使,一部分发展前景好、资产质量高、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在获得了充裕的银行信贷支持之后,将信贷资金转往其开设在其他银行的账户,然后将贷款转借给其他关系户,造成银行信贷资金间接参与民间借贷。一旦企业效益下滑,或外借企业到期不能归还借款,最终风险仍将转嫁至银行。

  中国之声:专家提出了哪些建议?

  记者:面对民间借贷出现的新情况和潜在的风险,专家建议国家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加强对银行信贷资金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仍要继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满足正当的民间信贷需求。

  首先要尽快出台《放贷人条例》,为民间借贷合法定位,将民间借贷纳入国家金融监管体系,明确从事民间借贷的范围和准入条件,设置禁止类条款;同时加快《反高利贷法》等其他有关民间借贷的立法进程,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发展,对攫取高额暴利的放高利贷者坚决予以打击、取缔。

  其次,专家建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贷后检查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贷后检查执行力度,杜绝信贷资金外流。对企业转出信贷资金至他行账户时,应从严把关,要求企业说明转账理由并提供合理依据,转账依据如不充分,应拒绝办理。转账后,应要求企业第一时间提供信贷资金运用情况及相关银行会计凭证回单或企业内部作账凭证。如发现企业挪用贷款,应暂停为其办理授信,敦促其筹措资金提前还贷,以此杜绝信贷资金间接流入民间借贷市场。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