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政策”面临三大挑战——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谢登科、王宇、韩洁)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半年时间过去了,实践已经证明,“双政策”是立竿见影、行之有效的,将坚定不移地实行下去。但人们同时注意到,在“双政策”实行的过程中,也凸显一些难点,面临一些挑战。
民间资本启动迹象不明显
作为“双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宣布实施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而衡量这一计划是否取得预期效果,除了这些投资的进度、质量和有效性外,更为关键的在于,其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民间投资。
来自民间资本强省浙江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省的政府主导性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66亿元,同比增长31.8%,而民间投资只有个位数增长,为8.2%。
浙江的境况在全国具有普遍性。
综合目前各地的投资数据,一个最为明显的特点是政府投资的快速增加。在全部投资增加额中,政府项目约占其中的一半。在中西部的不少省份,政府投资更是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这意味着,在政府项目投资高潮的背后,庞大的民间资本启动迹象还不明显,需要撬动的目标尚未实现。
“受经济前景不明朗、生产订单不足、产能普遍过剩、工业效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投资谨慎,观望情绪相当普遍。”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在调研中均发现了这类现象。
而在更多地方,一些政府部门的观念也在客观上阻碍着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在4万亿投资计划启动前,不少地方的市政、水务、园林、环卫等公共服务部门明确表示出“欢迎民间投资加入”的善意,但随着“双政策”的实施,获得了政府投资支持的这些领域“迅速变脸”,纷纷向民间投资者关闭大门。
“这些现象暴露出,当前民间资本仍然没有很好地进入到社会生产领域中去,民间资本还没有太多赚钱的机会,这是当前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必须要关注的地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指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