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经理离职背后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基金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明星基金经理离职背后

 

CCTV.com  2009年07月13日 08:2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综合  

  压力最大来自排名

  那么,公募基金经理到底有哪些压力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一句玩笑话中探出真谛。“做投资压力大,做基金经理压力更大。目前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千万不要掉头发。”上海一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自嘲。

  的确,在基民的眼里和媒体的聚光灯下,基金经理是很光鲜的职业,手握百亿资金在股市上叱咤风云。然而基金经理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刚做基金经理那会,如果每周能有一天可以从下午4点睡到晚上7点,并且不被任何外界因素吵醒,那可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一位入行一年多的基金经理如此表示。

  对于一名刚进基金业的新基金经理,他的压力就是否能在行业立足。而前两年的业绩尤其重要,如果交不出一份像样的成绩单,基本上他的基金经理生涯宣告结束。多数新进基金经理只能退回券商,去投资部门随便混个职务,如果真的无法在行业立足,这种郁闷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

  “有时候连续几晚都会梦到自己执掌的基金业绩不好,排名滑落。”采访了多位基金经理后,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都将业绩排名视为最大的压力。目前业内对基金的排名已经细分到了日排名、周排名、月排名、季排名以及年度排名。

  “受制于短期的排名压力,现在的基金经理更像是趋势投资者,包括我自己也成了趋势投资者,我所崇拜的价值投资理念根本无从实现。当市场风格轮换,你也得紧跟热点更换股票,有时候感觉自己像交易员,有时候感觉自己又像是个赌徒,赌下一个市场热点是什么。”一位基金经理非常无奈地对记者表示。

  然而对于排名,业内人士却认为,细化的基金排名确实给基金经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各行各业谁的压力又小呢?如果基金经理连最基本的排名压力都无法承受,那么基民又怎能放心地把自己半辈子甚至是大半辈子的积蓄交给他们管理?基金经理又怎能与百万甚至千万年薪相匹配呢?

  呼唤林奇式的基金经理

  如同上文所说种种,基金经理确实承受着超过一般人的压力,然而基金经理是否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曾经培养过自己的公司?毕竟基金公司给予了基金经理施展才能的平台,给予其超越普通人百倍甚至千倍的薪酬,而给予的压力却并不会超越普通人的百倍或千倍。

  比起海外成熟的资本市场,走过了10个年头的中国基金业依然非常年轻,也存在一些天生固有的缺陷。海内外基金行业的制度和文化差异,也使基金经理对职业价值的评判有很大差异。比如,在美国,基金经理可以从不断改善提升自己业绩水平中获得社会广泛尊重和成就感,这在中国却是很有限的。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海外的基金经理的职业年限比中国要长得多,中国与海外基金经理的稳定性存在巨大差异。

  或许国内基金经理的压力甚于海外的基金经理,但有压力才有动力,也许这正是国内公募基金培养人才的另一种方式:给予超越常人的压力,磨炼出坚韧的意志品质。

  试问,中国又有多少行业能有基金经理这样的高薪待遇。公募基金业应树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基金经理更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曾经培养过自己的基金公司,进而去更好地回报社会、回报信任自己的基民。

  目前,中国公募基金业需要呼唤更多的林奇式的基金经理。林奇当之无愧的是最优秀的基金经理,其管理的麦哲伦基金连续13年复合收益率达到29%,基金从2000万美元成长到140亿美元。林奇从业年限之久,为投资者带来的回报之多是每个基金经理都应该学习的楷模。

  他每天6点15分乘车去办公室,晚上7点15分回家。一年行程10万英里,相当于一个工作日400英里。每天午餐都见一家公司,每天听200个经纪人的意见。他和他的助手每月要将2000家公司检查一遍。他所承受的压力比起中国的基金经理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基金业也需要像林奇这样的基金经理人。(记者 徐婧婧)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

2/2 < 1 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