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歧凸显 大宗商品前路迷雾重重
编者按:
经历了去年的大跌之后,2009年上半年,商品市场进入“疗伤期”。政府大量释放流动性、全球积极复苏的乐观预期等因素令商品市场有了一个宽松的疗伤环境,商品价格呈现整体走强的态势。
不过,半年过后,政府主动性的措施正在慢慢弱化,介入商品的资金开始有了选择。商品市场将逐步告别上半年同涨同跌的走势特征,基本面的供求因素将逐步左右商品价格走势,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正出现在商品市场的面前。
美元在盘整,原油在盘整,铜在盘整,大豆(资讯,行情)在盘整……大宗商品市场自今年年初以来的集体反弹在6月底已经先后告一段落。在7月的前两周内,部分品种开始震荡盘整,另一部分品种在大幅回调后亦进入盘整期。
目前,整个大宗商品市场已步入一个十字路口,正寻找前行的方向。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在等待二季度的全球经济数据出炉,这将直接影响大宗商品下一阶段的形势。同时,三、四季度的经济走势将至关重要,经济是否真正企稳,无疑是决定大宗商品走势的根本性问题。
超跌反弹已暂告结束
有观点认为,大宗商品自今年年初以来的大幅上涨,是牛市的预演。不过,也有人认为这只是急跌之后的恢复性反弹,不过,这一反弹是多种合力的结果。
至少,这轮反弹目前已暂告结束,从6月初开始,各品种陆续开始震荡调整,大宗商品的风向标原油期货从6月底开始下跌,截至昨日跌幅已达18%左右。有的品种跌幅甚至接近三成。
“在1929年大萧条之后,美国商品市场出现了反弹,这次的情况也一样。不过,本轮反弹也有一些其他力量的作用。”上海中财期货研发部副总续剑锋不久前对CBN表示,“首先,全球范围内宽松货币政策致使流动性迅猛增加,一方面大量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推高了商品价格,另一方面,市场对未来的通胀预期加强,美元的地位可能进一步弱化。其次,经济形势的变化好于市场此前的预期,这让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再次,中国需求对于铜、大豆等商品的上涨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续剑锋认为,大宗商品已经有筑底信号,但短期内大宗商品市场面临较多不确实性因素,不过,总体而言对后市持一种乐观基调。
而中谷期货总经理费忠海则在此前称,商品牛市周期已经结束,无论是宏观经济层面还是微观供求关系都已经无法支持新的牛市产生。大宗商品目前这波上涨只是大跌之后的反弹,所有大宗商品价格现在可能已经处于反弹的末期。下半年所有的商品价格要进入二次探底的过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