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已经侧身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日全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本周发布的报告显示,车市持续多时的结构性增长局面,在刚刚过去的7月被打开缺口。2.0升以上的乘用车出现了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商用车今年以来首次实现累计产销正增长,市场正在逐渐转好。
汽车业专家认为,乘用车市场正在走向全面增长,商用车作为经济“晴雨表”,其增长更反映出宏观经济出现明显好转。至此,除汽车出口外,国内车市基本走出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阴影。
车市告别“结构性增长”局面
在对7月车市的分析报告中,中汽协专家口中耳熟能详的“结构性增长”判词消失了。
去年全球经济的转冷,将中国车市也一下子从狂热打进冰窖。在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以及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刺激下,低排量乘用车和微型客车市场迅速复苏,而2.0升以上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市场,近一年来徘徊不前,这就是车市的“结构性增长”。
工业与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受燃油税实施、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推动,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增势明显,销售315万辆,同比增长约45个百分点,其占乘用车市场份额的近7成,比去年同期市场占有率提高了7.71个百分点。其中,1L<排量≤1.6L乘用车销售258万辆,占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约8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41个百分点。在乘用车主要车型中,1.6升及以下排量轿车占乘用车市场份额5成左右,是影响乘用车市场的主导力量,1~6月销售225万辆,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
而中汽协7月汽车产销形势报告提出,“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增长较快的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7月环比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而2.0以上的乘用车呈增长态势”。该机构判定,低排量品种的正常回调和高排量品种的复苏说明乘用车市场在向全面增长发展。
“止泻”现象也在商用车出现
7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万辆和25万辆,生产比上月增长1.9个百分点,销售比上月下降6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比较,产销分别增长约39和44个百分点。1-7月商用车产销分别为183万辆和1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约7和5个百分点。
中汽协认为,“商用车已连续四个月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增速逐月走高,并在本月实现累计产销正增长,市场正在逐渐转好”。
汽车增长基础在于经济好转
一场金融危机,一度让汽车业出现“日全食”奇观,现在,微型客车、低排量乘用车、中级轿车和商用车,正在逐步重现光明,对国内车市而言,只有出口市场还笼罩在“日食”之中,至今仍低迷不振。
车市的全面回暖保住了“淡季不淡”的好形势。据中汽协统计分析,7月份,我国汽车生产110.96万辆,环比下降近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2个百分点;销售108.56万辆,环比下降近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约63个百分点,当月产销连续第5个月保持在百万辆以上的水平,创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