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12号,如今的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140多年前,这里是英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执沪上银行业之牛耳。
如今,汇丰当年门前的铜狮已被送进博物馆,而外资银行已开始全面融入开放的中国。上海银监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年6月,在沪的外资法人银行总数已达19家,其资产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资产总额的57%,盈利占全国外资法人银行盈利总额的71%。
开埠:银行比米店还多
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诞生在上海。1847年,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商丽如银行在外滩开设分行,此后数十年间,英法德日俄美意荷等国洋行、轮船公司、保险公司纷至沓来,1936年,上海汇聚了27家外资银行,包括麦加利(即今渣打银行)、汇丰、大通、友邦、三菱、朝鲜银行等,以满足洋行的资金需求和国际汇兑,再加上国家银行和130多家华资银行和钱庄,外滩形成了完整的商业、运输、保险、证券、金融产业群。
当时外滩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就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汇丰银行总部位于香港,1865年成立上海分行。到1915年,上海所有中外金融业的金银库存合计8099万两,汇丰一家就占了38.4%。
“当时的外滩,银行比米店还多,上海是无可置疑的远东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副馆长徐宝明说。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资银行采取规定业务范围、加强监管指导、督促清偿旧欠等措施,多数外资行因特权消失而陆续申请歇业,惟汇丰和麦加利两家始终坚持在沪营业。在圆明园路185号狭窄的门洞里,两家银行的留守办事处显得颇为寂寥,从事出口押汇等外汇业务。
相关链接:
责编: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