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市场热评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奥巴马给中国带来些什么?(附股)

 

CCTV.com  2009年11月16日 08:5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综合  

    上周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此次奥巴马访华,正值世界刚经历过"百年一遇金融危机"的特殊历史时期;同时,奥巴马总统又是美国总统上任第一年即来华的第一位总统,可谓意义非凡。新能源、中美贸易摩擦、人民币汇率等热点问题会不会在此次访华期间达成什么协议?又会对相关上市公司产生怎样的影响?

    新能源:估值虽高,机会犹存

    11月6日,奥巴马特别助理杰弗里?贝德称,奥巴马访华期间讨论话题的重要次序为:气候变化、经济恢复、阿富汗问题。由此,可见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事实上,在奥巴马任职美国总统后,美国新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就不断出台,包括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等。而此次访华正值12月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世界第一、第二大碳排放国之间的对话,其意义不言而喻。

    "不过,此次奥巴马来华应该不会达成某些具体的协议,"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对《红周刊》分析说,"但显然此次访华也不会在此方面无功而返,两国领导人应该会在节能减排方面达成原则性的一致,即中美两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未来都会在全球的气候变化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此次来华,两国会达成立场一致的共识,但具体的减排协议还是要看12月份的哥本哈根会议。"何茂春接着分析,他认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碳排放国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无论如何,未来都应该在产业政策方面做出一些表率。

    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华也认为,奥巴马访华和哥本哈根会议等一系列事件"可能引发政策密集出台"。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更是明确表示,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已经出台,只是在等合适的时机公布,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可能成为一个契机。

    对此,摩根大通认为,A股市场会因奥巴马访华出现一定反响,他们认为虽然目前新能源股的估值普遍偏高,导致其投资价值有限,但由于市场对新能源有显著的投资偏好,因此在某些利好事件的促进下,也不排除有一定的机会。并建议投资者关注低估值,高成长、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个股,亦可关注传统行业中具有节能减排概念的公司。

    贸易摩擦:摩擦不断,大势不改

    就在奥巴马访华前夕,中美贸易战却战火纷飞。

    9月"轮胎特保案"的硝烟还未散去,新一轮战火又起。11月5日美国宣布对华输美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次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又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征收"双反"关税。同日,中方立即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以上的进口轿车和越野车展开双反调查。面对如此激烈的贸易战,《华尔街日报》11月7日报道的标题也起得颇有场面感--"在持续升级的冲突中,北京炮轰美国的关税壁垒"。国内的媒体也从各个角度不断地揣测着本次集中爆发的贸易战可能是奥巴马访华前对中国施压的一种手段。

    "其实,贸易与政治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在一片声讨的声音中,何茂春的观点显得独树一帜,"我们只要看一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贸易摩擦的数目就可以明白。30多年来,贸易摩擦数目一直是有增无减,而且呈现加速度不断增加的态势,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八年里以及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时期,中国产品遭遇贸易调查的数目更是直线上升。因此,本月贸易调查的增加与奥巴马访华时间段的巧合只是个巧合,并不代表什么。"正是因为之前的贸易争端不是因访华而起,因此,"奥巴马来华以后,虽然两国领导人必然会达成诸如‘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发展、减少贸易摩擦‘等共识,但毫无疑问,未来贸易摩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是必然的趋势。"何茂春接着分析说,"造成这一必然趋势的原因:一是美国的失业率仍没有根本性好转(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今年10月份失业率升至10.2%,达到26年来的最高水平),所以,对中国产品的容忍度只能一降再降;第二个原因出自中国本身,中国企业对世贸规则的了解太少,容易成为别国起诉的对象。"尽管如此,申银万国认为,中国贸易大发展的态势并不会受到影响。根据中国贸易救济网的统计,2008年是贸易摩擦涉案金额占贸易额比例最高的一年,即便如此,此比例也仅为0.43%,因此贸易摩擦对出口的影响有限,不会导致出口的一蹶不振,也不会影响未来整体走势。

    至于哪些行业可能成为遭遇贸易调查的"重灾区",何茂春分析说,"事实上,现在各国针对我国的贸易调查已经涉及到各个行业的各个产品,当然,如果从解决就业的角度来看,轻纺、家电、日用消费品等行业应该是可能被提及的高发行业。"申银万国也预计化工行业、纺织服装、机电产品以及钢铁行业将成为未来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投资者应警惕此行业的相关上市公司,尤其是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的公司。

    人民币:升值有预期,稳定是关键

    11月1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提出将"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结合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走势变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虽然仅有不到50个字,但却引起了国外媒体的轩然大波,次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撰文称"中国央行汇率政策出现新提法";英国《金融时报》则打出"中国央行承认人民币受到升值压力"的标题。而根据近期NDF(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通常被用来衡量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的走势来看,上周五一年期NDF收于6.627,隐含市场预期未来一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达到3.03%,远期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再次走强,近期B股指数的飙升(11月以来,B股指数上涨幅度超过20%,本周五更是大幅上涨了9.42%)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海外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此次奥巴马访华,更是有人预期他将对中国的汇率问题施压,对此,何茂春表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确实存在,但我们也要知道,现在早已不是美国对中国的汇率问题指手画脚的时代了,奥巴马可能提出来,但是最终人民币汇率如何还是由中国决定。"

    那人民币会不会出现大幅升值呢?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日前明确表示,不会!他分析说,在如今全球流动性极度泛滥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带来大量热钱涌入中国,使得中国流动性进一步失控,还有可能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到时候将迫使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更加果断、更加激进的货币政策,就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出现第二次探底。而中国经济的不稳定对全世界的经济、全世界经济复苏之路都是个灾难,因此,近期来看,人民币不应该升值。中期来看,中国必须做出调整,但并不是马上就让人民币放开,大幅度升值,而是中国制造出大量内需,中国的需求才是中国对于世界的最大贡献。

  相关链接:

责编:陈平丽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