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1月25日上午,农业部举行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专题通气会。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胡元坤副司长介绍了近10年来,在西部地区积极推进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干旱和缺水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和内蒙古西部干旱缺水更加严重,而且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加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几乎是十年十旱,严重影响农业发展。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旱作节水农业发展。1983年中央在陕西延安召开了北方旱地农业工作会议,专题部署旱作农业工作。1995年国务院在山西召开了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对发展旱作农业作了部署安排。2004年以来,连续6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大力推进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这些重要会议和工作部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
农业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旱作节水农业发展。2007年,我部召开了“全国农田节水现场经验交流会”,印发了《关于推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意见》,开始编制《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建设规划》,今年又先后召开了全国农田节水现场经验交流会和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总结交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成功经验,分析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一步研究部署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工作。
多年来,农业部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田节水实用技术,认真总结各地不同区域农田节水模式,因地制宜地帮助西部地区示范推广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西北地区:针对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常年旱灾频繁的特点,在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适当压缩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以特色经济作物、小杂粮、棉花为主导作物,重点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围绕马铃薯、玉米及小杂粮生产,重点推广集雨水窖节灌、覆盖集雨种植技术;围绕棉花等经济作物生产,重点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围绕小麦生产,重点推广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西南地区:针对土层薄、粘重,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季节性干旱缺水等问题,通过工程和农艺措施,重点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围绕小麦、大豆、蔬菜、茶叶和水果生产,重点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围绕水稻生产,重点推广生物覆盖、浅湿灌溉、水旱轮作技术;围绕玉米、薯类生产,重点推广粮肥垄作立体种植技术。
从1996年开始,国家启动了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截至目前中央资金已投入5.75亿元,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500多个,建成抗旱节水示范区约700万亩。通过工程建设与农艺节水技术的组装配套,有效改善了示范区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农田基础地力和抗旱节水能力。据测算,示范区新增生产能力50—90公斤/亩,新增节水能力80立方米/亩,年均节本增效6亿元以上。
从2002年开始,我部在部门预算资金中累计安排1.5亿元,在西北地区示范推广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技术、集雨节灌技术等集成示范;在西南地区开展坡地生物篱和缓坡地等高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在山西、内蒙、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省(区)开展膜下滴灌设备补助试点;在华北开展设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集成示范;在东北地区开展抗旱保苗节灌技术集成示范;在河南、湖南、湖北等省开展集雨节水种植技术集成示范。资金主要用于节水技术模式田间示范区建设、技术推广及输水设备、集雨设备及材料等补贴,完成核心区示范面积100多万亩,辐射带动面积近900万亩,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通过多年的努力,西部地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优化了种植结构。甘肃省通过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力发展玉米和马铃薯等高产耐旱作物,玉米面积由2000年的700万亩扩大到2009年的1000万亩,马铃薯面积由1997年的500万亩扩大到2009年的1000万亩,初步形成了中东部旱作区玉米优势产业带和马铃薯种植、加工、流通产业聚集区。陕西在陕北推行压杂扩薯,渭北推行压小麦扩玉米。宁夏中部干旱带大力发展硒砂瓜、红枣、杂粮等抗旱作物,南部山区大力发展马铃薯、地膜玉米、反季节蔬菜等优势特色作物。山西积极调减小杂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通过种植结构调整,西北地区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的农业生产布局。
第二,推广了一批实用技术。多年来,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围绕提高降水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密切协作,联合攻关,选育出了一批小麦、玉米、马铃薯等耐旱新品种,创新集成了地膜(秸秆)覆盖、集雨补灌、深耕深松、少耕(免耕)等一批旱作农业新技术。如甘肃创新提出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把优良品种、地膜覆盖、垄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作业等多项技术集成一体,实现了技术集约化、简约化,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也便于农民接受和利用。同时,各地还配套一批农业新机具。研制了抗旱补灌机、铺膜点播机、免耕播种机、起垄覆膜机、马铃薯播种收获机等旱作农业新机具。
第三,改善了生产条件。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旱作地区农田基础地力和抗旱减灾能力。突出抓好以兴修梯田为主的农田设施建设,通过坡地改梯田,逐步实现旱地梯田化。甘肃省已累计兴修水平梯田2817万亩,占旱地面积的75%。同时,通过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应用,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耕地质量有所改善。
第四,提高了粮食产量。农田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使天然降水利用率由50%提高到70%,将无效降雨变为有效降雨;将灌溉水利用率提高20%以上,核心示范区一般亩节水在3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保证了农作物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从而增加了粮食产量。甘肃省在旱作区推广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一体的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天然降水的利用率提高1倍,玉米平均增产35%以上,马铃薯平均增产30%以上,大旱的2007年,49万亩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亩均增产超过100公斤,高的达到150公斤。内蒙古达茂旗今年在大旱之年,夺取了粮食丰收,马铃薯鲜薯总产量达10亿斤,比大丰收的2008年增加7000万斤。滴灌示范区马铃薯亩产达到2250公斤以上,比旱地马铃薯增加1475公斤/亩,增幅65%;覆膜区马铃薯亩产达到1080公斤,比旱地增加305公斤/亩,增幅39%。
第五,促进了农民增收。2008年,甘肃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比半膜玉米亩增收210多元,比春小麦亩增收300多元。内蒙古达茂旗农民人均收入,从2004年的3890元增加到2008年的6242元,其中旱地马铃薯收入3313元,占53.08%;今年农民人均收入仅薯业一项有望突破4000元大关。宁夏推广压砂瓜100多万亩,平均亩产1000多公斤,亩收益600元以上。新疆自治区和生产建设兵团推广应用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核心示范区亩均节本增效250多元。目前,甘肃的马铃薯、陕西的苹果、宁夏的压砂瓜、新疆的名优果蔬等已成为西北旱作农业区增长最活跃、产业化程度最高、农民增收最明显的支柱产业。
责编:程振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