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楼市调控政策频频发力。从“国四条”到“拿地首付不低于50%”,再到“营业税优惠政策”终止,政府密集出台了多个楼市调控政策。
就在调控措施频频发力的同时,楼市“高烧”依然不退,不但“地王”纪录不断被刷新,而且多个城市商品房销售量再创新高,以北京为例,上周期房住宅签约5250套,同比增长100.8%,环比增长18.6%,创2007年以来的历史新高。显然,这样的反向效应让人很意外,究竟是药不对症还是另有原因?
尽管这其中有调控政策滞后效应的因素,但众所周知,中国楼市实质上是“政策市”,如果市场对政策不敏感,要么是因为密集出台的政策看似重拳实则乏力,调控没有击中楼市“高烧”的要害;要么是公众对楼市调控政策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
以12月23日两部委下发的《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为例,2010年营业税调整后相比之前仍有不少优惠,不但不足5年的普通住宅营业税由全额征收变为差额征收,普通住宅交易受到税收优惠,而且2008年11月1日起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的免征政策依然没有说法。显而易见,“温柔”的税收调控对投机炒房、疯狂房价的遏制作用仍然有限。
除了税收调控政策乏力外,“拿地首付不低于50%”的规定对囤地的打击其实也乏力。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比例太低,50%以上的资金来自银行,花银行的钱还会在乎50%的拿地首付款吗?而且,开发商现在本身不差钱,拿地的钱本来也是利用土地圈来的,自然不把“拿地首付不低于50%”当回事。因此,各地“地王”的刷新速度并没有因政策的密集出台而减缓。
历史证明,房贷政策是调控楼市的利剑,但这把利剑至今没有出鞘。最近传出“相关部门已制定调控政策,将二套房及多套房的商业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50%”,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但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均否定了这个说法。
除了房贷政策之外,化解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平衡各方利益也是为楼市退烧的重要一步。实行分税制后地方政府事权多而财权少,这一现状如果不改变,博弈就不会停止,“高烧”真正难退。
最后,把楼市推到“高烧”地步的很重要的一个推手是流动性过剩,但目前对2010年的预计,仍然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有可能加剧,这无疑会让房地产市场“烈火烹油”。 (北京 媒体人 冯海宁)
责编:王玉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