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深化国企改革:降成本的底在哪里?——武钢依靠职工办企业  
08月23日 12:58

    新华社武汉8月23日电 1995年,降低成本7.18亿元,1996年,再降7.57亿元……至去年底,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连续七年累计降低成本50亿元,平均每年成本降低达7亿多元。

    降成本有底吗?每年都降,什么时候到头?对于这个问题,武钢总经理刘本仁说,没有底!降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其最深厚的力量蕴藏在广大职工之中。企业全员抓成本管理,全力抓成本优化,全过程抓成本控制,全方位抓成本效益,提高职工的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觉醒的职工降成本的积极性就会取之不尽。

    武钢降成本也是逼出来的。1994年底,武钢经过预测,发现来年上游产品涨价将超过5亿元,并预计钢材价格将继续下降,为了消化不利因素,武钢当年订下降成本7亿元的目标,开展了“成本效益纵深行”活动。集团把降成本纳入评选、晋级、立功的职工劳动竞赛中,纳入厂矿班子的考核中,多降多奖不封顶,不达目标倒扣奖。于是武钢人喊响了“成本连着你和我,我为降低成本尽全力”的口号,广大职工立足岗位,眼睛向内找差距,查原因,找对策,抓落实。

    公司领导出差,尽量不带秘书,不坐飞机,有武钢招待所的地方,不住豪华宾馆……。工厂抓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热轧厂采用武钢技术中心蒋扬虎设计的新型烧嘴,每年节能降耗1000多万元;电修厂职工肖骏、冯伟成功改造10吨机械拉力器,每年节约外购费3万元。

    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一批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诞生了,职工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了,电话费、采暖费、防暑降温费、劳保用品等,职工们都管了起来。甚至连清洁工用的竹扫把,用坏了重新拆开,挑出能用的竹枝重扎。冷轧厂3000名职工以高超的技术和强烈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轧制精度,仅此一项,在不增加原料的基础上,多产了万吨钢材,人均降成本1万多元。据统计,从1996年至今,武钢共推出138项以职工命名的先进操作法,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效益。

    武钢财务部的易矛透露了一个细节,她说,财务部最初订的目标是全年降成本3.5亿元,公司领导翻了一倍,当时心里将信将疑,没想到连续多年降成本都在7亿元以上。看来,科学的企业管理手段和国企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确实有巨大的潜力,过去我不认同,如今服了。

    如今,武钢降成本与挖潜、创新等活动相结合,不断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武钢党委书记张明达说,高扬的主人翁精神,鞭策着职工们自觉地降成本,由此带来职工成本意识的提高、管理的优化等综合效益,将在武钢的经济运行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他说,随着职工素质的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成本有不断下降的空间。(熊金超 周梦榕)



责编:赵玮宁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
(深化国企改革)再现曙光——走出“寒夜”的沈阳黎明航发集团(08月14日 11:16)
【深化国企改革】“多进一个球”——TCL优化电器销售网络的启示(08月10日 14:20)
(深化国企改革)TCL用人机制:工作七天与奉献七年(08月09日 10:23)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