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南京实施富民、强基等五大工程构建和谐新农村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2月06日 09:59 来源:
    专题: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新农村

  经济日报消息:“十五”以来,江苏省南京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机制,挖掘发展资源,转变增长方式,促进郊县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该市围绕“富民、强基、和谐”,实施富民工程、强基工程、康居工程、园区提升工程和农业品牌工程,推进郊县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2005年,南京市郊县和农村主要经济指标跨越了“八九二六”四大整数关口,GDP达到800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1%;乡镇企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50元,增长13%左右。

  南京市借鉴兄弟地区发展经验,从南京城乡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个目标:一是要与大城市郊县相适应,及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和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各项指标要求;二是要与郊县产业发展互动,突出以工业化带动新农村建设;三是要与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南京市实施了以“百万农民就业、十万农民创业”为重点的农民致富工程,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提升郊县建筑业发展水平,努力扩大非农就业岗位。此外,他们还开展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待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全市建成20个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确保近几年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以上,转移就业总人数达到100万。

  南京市通过实施以“两强一提高”(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强化经济基础、提高农民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强基工程,将那些能够带动村级经济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农村能人推上行政村的主要领导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地发展村级经济,促进主导产业、富民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对远离城市且农业资源丰富的村子,以建设效益、生态、安全农业为重点,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高生产效益。对城镇周边的村,以推进项目集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对靠近城市的村子,大力发展房屋出租、仓储等,使之在服务城市中获得经济发展空间。对全市年可支配收入在20万元以下的村子,开展整村推进的结对帮促工作,把帮促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村、到户,全面提升全市村级经济实力。

  康居工程以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和社区集中为主要内容。南京市在城市建设中突出环保、绿化、道路、给排水、能源、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重点城镇的人口容纳能力和吸引力,引导农民向重点城镇转移。将现有的7910个自然村逐步调整为全市规划的1442个农村居住集中点;以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为重点大力开展中心村建设,建设了一批农民新居。对城市周边和经济较为发达的村子,积极推动农民居住集中区建设;对偏远地区,实行规划引导。还推开以“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全市村庄按照城市示范村、农村示范村和普通整治村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分期分批进行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园区提升工程以土地集约、产业集群、企业集聚为主要内容。南京市要求入园企业投资强度标准为亩均投资额不小于150万元,为优势企业入园留住空间,推动土地的集约利用,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促进郊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着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抓住科技型、规模型、外向型龙头项目的引进,使郊县园区成为国内外优势企业重要的发展基地,形成3至4个年销售额过100亿元的区域支柱产业,增强郊县工业经济发展后劲。通过创新园区发展思路,推进全市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市级重点乡镇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之间的相互整合,充分发挥优势园区的带动能力,加快同类企业向单一园区集中的步伐,实现企业集聚,进一步突显园区的特色。

  南京市还实施了以“绿色南京”、旅游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品牌农业发展工程。围绕郊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南京市不断拓展和延伸农业功能,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用工业园区理念将农业规模基地转变为农业特色园区,推进农产品质量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突出发展十大名牌农业。在继续加快龙头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品牌农业发展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记者 薛海燕)

责编:王丽华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