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头条

《焦点访谈》:从毁灭到新生——王博和她的爸爸妈妈(上)

为健康而活动

中国足坛:走不出的泥泞?

佣金改革将给市场带来两大冲击波

网祭树葬寄哀思 清明节里新风尚
更多...

保留最近一个月内的新闻信息


    刚刚还是薄薄的春衫甚至短袖夏装,近几天却天气骤变,人们又裹上了厚厚的外套。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我国北方将出现第三次沙尘暴天气,未来几天我国大部地区还将有雨雪。这种异常的天气引起社会关注,在刚刚闭幕的首届中国气候大会上,近200位气象专家提出,气候关系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环境,绝不可等闲视之,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和扶持气候工作。
  欢迎网友进入讨论区




雨雪沙尘一扫明媚春光 气候变化不可等闲视之


2002年04月08日


    刚刚还是薄薄的春衫甚至短袖夏装,这两天却是天气骤变,人们又裹上了厚厚的外套。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我国北方今天将出现沙尘暴,气温大幅下降。同时,气象专家预测:未来几天我国大部地区还将有雨雪天气。而俄罗斯三天前一场暴风雪使气温一天之内骤降30多摄氏度,让人在明媚的春天里再次尝到了冬天的冷酷。




    雨雪沙尘伴春风同行,这种异常的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引起专家们的关注。在昨天闭幕的首届中国气候大会上,来自国内气候科学领域的近200位专家学者提出,气候关系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环境,绝不可等闲视之,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和扶持气候工作。




    今春第三次沙尘暴袭来 近几天我国大部地区将有雨雪




    昨天上午11点,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沙尘暴预报,预报说,从7日天起,我国北方地区将遭遇今年春天以来的第三场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这次沙尘天气将波及到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省区,其中,内蒙古、吉林的部分地区还将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北京除了北部的怀柔、延庆一带会有沙尘暴外,其它地方将以大风扬沙天气为主。
     气象专家说,这次沙尘天气还是新疆东移的冷空气所至,它将一直持续到今天,9号逐渐减弱。因为河北、京津一带前两天刚刚下过雨,空气和土壤湿度都比较大,所以,扬沙和浮尘都比上一次要轻的多,但内蒙古地区的沙尘暴强度与上次不相上下,现在很多地方的能见度已经不足200米。这次沙尘天气过后,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下降6到12度。




6日开始,强沙尘天气袭击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受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的共同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北部以及东北地区中南部从6日开始出现沙尘或沙尘暴天气,这是我国北方地区今年出现的第二次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的强沙尘天气。
  辽宁省大部分地区从昨天凌晨起就出现了扬沙天气,其中,沈阳、锦州等地情况较为严重,已演变发展成为沙尘暴。沈阳市早上8点左右已是黄沙满天,能见度不足300米。吉林长春一大早就开始降温,并出现沙尘暴天气。早上七八点钟哈尔滨市还下着雪,但是随后而起的沙尘混着雪水落下。山东济南、青岛等地在昨天早上也出现了轻微沙尘天气,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以及河北、京津等省区的部分地方从前天开始就出现较大范围的沙尘天气。锡林郭勒等地还出现大幅度降温,最大降幅接近20摄氏度。河北、京津地区6日出现沙尘天气,扬沙程度比上一次要轻得多。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4月6日晚上到7日白天,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大部将有小到中雨或雨夹雪,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雪;新疆西部有小雨雪,四川北部有小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将有4-6级偏北或偏南风;渤海、黄海有6-7级偏北风。




    预报说,4月7日晚上到8日白天,新疆西部将有小到中雨(雪);内蒙古东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重庆、贵州、华南大部、江南、江淮西部、汉水流域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并有短时雷雨大风或冰雹。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将有5-6级风;北部海区的风力有6-7级。




    4月8日晚上到9日白天,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东部有小到中雨雪;青藏高原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江南大部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并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华北东部、东北地区仍将有4—6级偏北风;东部海区的风力有6—7级。




     春天里感受夏热冬冷 气候变化反常引人关注




    一会儿28度,一会18度,一会又10度以下,这些日子许多人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气候的变化实在是太反常了。可以说,在这个本应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们却经历了夏天之热和冬天之冷,气候变化的反常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




    就在一周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还是持续气温偏高。3月31日,华北、东北等地的局部地区最高气温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最高值。北京市的最高气温达到28.8摄氏度,这是1915年1987年来的同期温度最高值。持续升温使人感到了夏天的气氛,纷纷穿起了夏装,街头冷饮畅销,本应在四月底才出现柳絮也飘落了下来。然而,4月3日以来,我国北方普降小到中雨,部分地区下了大雨甚至暴雨,气温骤降。这是入春以来,我国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降雨过程。而在未来几天,我国大部地区将有雨雪,同时北方第三次沙尘天气来势汹汹。




各地异常的天气
4月3日兰州遇沙尘暴
4月5日暴风雨袭九江
4月7日沙尘伴雨雪侵袭哈尔滨
    据专家介绍,在春季目前出现这种天气冷暖交替的现象是正常的,相比而言,前一段出现的持续高温显得不太正常。中国气象局总体规划研究涉及室主任王守荣说,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温度升高了一些。它对人类的整个生存环境,都会造成很多方面的重大的影响。比如说会产生很多的气候极端事件;比如说会产生洪涝,会产生暴雨,会产生干旱,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据有关科学家的统计,全球目前的气候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就是频次,比过去提高了将近十倍。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温度逐年升高,降水却逐年下降。可过度放牧和大规模开荒种地的现象并没有完全停止。因此,我国西部不少地方人类的生存条件是越来越恶劣。据统计每年我们新增荒漠面积3000平方公里,并且有不断南移、东移的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全球的气候变暖,使我国海平面明显上升,上升的速率为每年2.6毫米。我国海岸线长,约有70%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和60%的国民经济,集中在第一高层的东部经济带和沿海地区。全球气候的变暖引发的海平面的上升,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




    应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气候的依赖性是越来越强。除了极端性天气会给人了带来损失之外,日常的天气变化也越来越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适应气候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不仅有常规的天气预报,一些生活指数预报也相继在一些各地出现。天气预报的门类更加细化,例如从1997年开始北京市专业气象台相继推出了50多种生活气象指数预报:主要分为健康、健身和衣食住行三大类。现在专业化的气象服务已经涉及到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合理巧妙地运用天气的变化,不仅能够减少损失,还有可能创造商机,产生效益。这种意识已经越来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气象专家提出10年工作重点 采取综合措施应对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而气候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活动。2001年国际气象组织政府兼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自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2到0.6摄氏度。二十世纪的最后20年是最暖的20年。二十世纪北半球地面温度的增长比近一千年来任何其他世纪都大。近50年观察到的大多数增温,都于归依于人类活动,其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主要原因。
  据联合国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球每年约有25000人丧生于自然灾害,财产损失达到了500到1000亿美元,其中因气象水温造成的损失达到90%以上。我国所处的东亚地区,气候极端事件发生频率比较高,属于气候的脆弱带。据统计从1989年到2001年,我国平均每年的经济损失为1673亿元人民币,占到全球经济损失的1/4到1/5。

    在前天刚刚闭幕的首届中国气候大会上,来自国内气候科学领域的近200位专家、学者提出,目前我国气候工作整体水平还不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外交的需求。国家应抓紧拟定各类具体实施计划,争取全社会对气候工作的关注和扶持,实现资金投入多元化。 从而满足国家日益迫切的对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影响作出预测、对气候变化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的需求。
     专家们提出,未来10年,我国气候系统研究和气候业务领域工作者的历史性任务应当是:跟踪相关气候领域的国际研究前沿,研究气候和气候变化及其影响问题,促进气候系统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气候队伍和工作成果的集成,建立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气候业务、服务和研究体系,为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提供优质服务,为我国参与气候与气候变化领域国际活动提供支持。
     专家们认为,气候作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计民生和人类的生存环境紧密联系,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国际环境外交的重大问题。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在制定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对重大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决断的时候,更需要考虑气候与气候变化的影响。
    据介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避免气候变化给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综合对策和措施。我国政府率先制定和组织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即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我国还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设置自然保护区等。 而且,我国是全球变化研究和气候变化国际活动的积极支持者。一些国际大型科学计划,如全球碳循环、水资源、全球变化与食物和纤维三个新的联合计划,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等正在筹划和启动之中。








  相关专题



今春第二次强沙尘天气袭击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专家:不宜过分夸大厄尔尼诺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全球气候还要暖多久?   


增强抵御天气气候灾害的能力成为气象部门最紧迫的课题  


气象专家预测:未来几天我国大部地区将有雨雪  


专家认为气候变化将影响金融服务业在全球拓展   


地球经历近万年来第3次暖期 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暖  



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视听在线 |  宽带频道 |  广告频道 |  ENGLISH CHANNEL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