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继续和叶檀的讨论。叶檀,在你看来,这轮油价不断下跌的动力是什么?
叶檀:我觉得主要是实体经济出现了下行,因为我们知道经济有周期,这是不可抵抗的,它有高潮期,也有低谷期。现在我们的整个实体经济处于低谷期,所以对于大众商品的预期需求一下子滑下来了,所以就导致减产也不行,整个价格就往下跌。在高峰时期,整个产油是按照产能饱和的状态来设计的,所以现在往下跌,就是整个实体经济这一块儿无法承受,我相信还会继续往下跌。
主持人:但是我们相信不管怎么样实体经济的需求绝对没有下降到一半以上,但油价下跌到一半了。其中原因又在哪里?
叶檀:我们的产品主要是期货产品,它其实是一种金融产品,而不是实体经济的正式需求。所以以前的产品里边包含了对冲基金的收益,包含了做空基金等各方面的交易,所以150多美元的油价决不代表现在真实的石油需求。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一直是执行政府的指导定价,现在是不是跟国际接轨的好机会,刚才我们看节目里也有人探讨这个问题。您的观点是什么?
叶檀:我一直主张成品油跟国际接轨,我主张两项接轨,一个是成品油价格接轨,第二是石油价格体制接轨。这两项接轨接上去以后,就有助于我们整个实体经济从上游到下游都形成比较良好的预期。大家都知道价格机制在那儿,然后就按照这个价格机制,我用价格的指挥棒来行事,就不会出现紧缩或者是浪费的情况。而且现在接轨时机比较好,因为我们知道有4千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现在石油处于低谷期,所以整个价格下来的话,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型企业,第一受的压力比较大,第二是我们战略储备的好时机,第三就是整个下来之后燃油税又可以接着推出,另外是大家的整个预期比较好。所以这个时候接轨是比较合适的。
主持人:在您看来如果不执行跟国际油价接轨的政策的话,会对我们石油市场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叶檀:会造成整个价格扭曲,不能反映供求关系。扭曲反映在两个方面,不能反映供求关系,对于中石油、中石化来说如果石油价格下降,就没有动力购买外面的,他自己生产的动力也不存在了,这是一个扭曲,就是对于石油生产企业本身来说也存在这么一个扭曲的过程。对于中下游的企业来说同样是这样的,比如说整个油价高涨的时期,他不去投油,而是做一些衍生的产品,然后扩张产能。因为我们的油价整个比较低,如果高的时候又整个是处于紧缩,或者是外国油价低的时候,因为没有这个渠道直接到国外去购油,所以还是存在整个对于中下游制造企业的扭曲情况。现在从我本人对企业看的情况也是这样的。
主持人:谢谢叶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