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所以您建议在四万亿大单当中适度地和金融保险结合起来。
宋逢明:政策性的金融、政策性的保险,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主持人:我们说到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都看到里边有两个主旋律,一个是保增长,一个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说到质量这一块儿核心就是结构调整,很多人从结构调整读到不同的意义,有的人认为是重点在环保,有的人认为是重点在民生,您从中读出了哪些新意?
宋逢明:我认为结构调整是我们这一次的最大的一个改革基因,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原来我们的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外贸度非常高,是外向型发展。现在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而且欧洲所有的发达的成熟的市场都出现了问题。这个情况下,我们非常明智地调整到启动内需上,我们首先要面向农村,面向社会保障体系、环境保护,另外非常重要的是面向软势力,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等,这样使我们国家的经济真正有可持续性,特别是农村。如果七八亿农民的消费市场开发出来,说实在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后劲无穷。
主持人:好的,谢谢宋老师。
主持人:宋老师,A股的上涨行情前一段时间延续一两天,这次延续一周,14%,这是否意味着A股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宋逢明:从我心里来讲我也非常希望如此。我始终认为A股市场的根本性问题是股票的价格表现不能真正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资产质量,也就是说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在这个地方是脱节的。现在在这种政府刺激经济的重大利好消息下面,很希望它能凝聚人气,因为中国的股票市场由于脱节就变成了人气的市场。07年凝聚起来的时候股价狂涨,人气涣散的时候它就猛跌。这种情况下,如果重大的刺激经济的利好消息能把人气凝聚起来的话,就至少能稳住,不要再非常急速地往下滑,然后趁这个机会我们应该考虑股市的根本情况。
主持人:说到结构性转变,大家都说,一个是大小非,悬在投资者头上的两把剑,一个是分红的问题,这两个您觉得哪个矛盾更突出?
宋逢明:我个人的关点是分红更重要,为什么?我们的股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些盲目地追随美国的金融理论。真正能够联系实体经济和股票价格的表现只有上市公司的红利性产品。现在大家都不关心红利,也就不会真正关心企业的业绩。
主持人:那就不是投资了,而是投机了。
宋逢明:对,那就变成了纯粹的投机市场。所以我们特别需要在我们A股市场当中有大盘的蓝筹股,有指数的成本股,形成稳定市场的基本力量。对于这些大公司我们应该考虑大幅度提高分红,在美国有的公司,比如说公共事业公司分红比例在税后利润当中高达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