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好的,稍后我们继续请教宋逢明老师。
主持人:当地时间15号,十二国集团领导人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接下来我们来连线中央电视台驻美洲中心站的记者何岩柯,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下峰会的最新进展。岩柯您好,离峰会还有一天时间,给我们介绍一下峰会最新的准备情况。
何岩柯:可以说金融峰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虽然储备时间比较短,但可以看出美国政府还是很重视这次峰会的,希望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白宫多次通过各种方式发布新闻,通报峰会的相关议程和主要讨论的各项问题。这次峰会对媒体的开放程度很低,除了少数活动允许提供公共电视信号的媒体进入以外,其他的会议内容都不对媒体开放,但鉴于其重要性,这丝毫没有影响各国媒体对峰会的报道热情,不说转播车已经陆续抵达峰会举办地国家建筑博物馆,很多记者也开始做与峰会相关的娱乐报道。主办方还在美国的国务院专门设立了记者发布中心,同时随着各国领导人在周五陆续到达,他们所下塌酒店的安保措施也加强了不少。另外金融峰会也引发了一些美国研究学会的热情,他们就此举行研讨,比如布鲁金斯学会还专门出版了一份研究报告,探讨了金融峰会第一次会议所面临的七大挑战以及相关的建议。
主持人:在全球金融动荡的情况下,这次峰会格外受到关注,我们想知道美国媒体是怎么看待这次峰会的?而且刚才我们也提到布什已经开始降低社会各界对这次峰会的期望值了。您能不能跟我们说说最近美国的这些社会精英人士对这个峰会有什么期待?
何岩柯:一些媒体对此次金融峰会持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通过十二国领导人的努力,整个金融市场将平静下来,同时现在这个时间也是召开峰会最合适的时机。也有一些媒体认为,本周末的峰会将为世界金融体系建起一套防火墙,让金融危机不会再向更广泛的领域扩展。但一些媒体提出了质疑,他们表示华盛顿金融峰会只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开始,国际社会如果想建立一套新的国际金融秩序,今后还需要召开一系列类似的会议才可以完成。另外还有一个话题是美国媒体讨论的焦点,那就是奥巴马本人将不会参加峰会,而是派代表参加。对于这个决定,《纽约时报》引奥巴马高级外交事务顾问的话说,布什总统绝对应该是召集峰会的人,因为美国在一个时期只有一位总统。文章说奥巴马现在和各国领导人打交道还是有点早,因为毕竟他还处于组建自己政府的过程中。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认为,美国领导人的真空将改变这次会议上权力平衡,布什将淡出历史的舞台,而当选总统奥巴马却一直不愿将他的主张和意图明确表达出来,这将会使美国在其发起的峰会中失去主导地位。布什与奥巴马之间的缝隙,将美国置于与以往不同的境地中,而别的国家可能借此机会站在峰会舞台的最中央。
主持人:好的,谢谢何岩柯。
主持人:节目最后我们还是有请今天的金融专家宋逢明老师回答几个观众发来的短信问题,一位广东东莞的观众就问,现在广东很多企业已经关门了,一些出口型的企业现在准备转向内需,但是一时之间很难转过去。我也在想我们国家对公共产品的投入很不够,所以有看病难、医院银行排队、上学难等等问题,有没有可能让中小企业进入这些领域,降低这些领域的限制和门槛?
宋逢明:我认为在市场转入方面其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中小企业本身是否有能力进入和适不适合进入的问题,而不是有人为的对中小企业进入。我认为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把市场开发出来的问题。市场开发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费者是不是具有这样的消费能力,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市场,现在农村营销商业网络还是比较弱的。
责编:赵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