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们看到在生存大考验中的青岛的中小企业是各有招数。青岛政府还将采取哪些措施,为这些企业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呢?接下来我们连线青岛市常务副市长王书坚。王副市长您好。
王书坚:您好。
主持人:王副市长,我们知道青岛在九十月份就出台了给中小企业减负的措施,而在前天,也就是11月17号,青岛市政府又给641家企业和20家银行搭建了一个平台,进行银企对接,这种资金上的输血对企业有直接的效果吗?
王书坚:我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外贸出口企业的减负问题高度重视,九月份、十月份先后出台了两个政策,一共是39条政策,其中财政拿出一部分钱来,用于支持出口退税,用于一些补贴、补助。特别明显的就是我们争取了70亿元出口退税的最佳指标,使今年企业的出口退税达到了180亿,其中地方财力负担了9.57亿。十月份我们集中退税30亿,使企业资金得到很大缓解。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凤凰印染公司,一次性获得出口退税额就是30万,使企业稳定增长,保住了新增的国际市场。最近我们银企对接会组织企业和金融进行对接,一次性银行为641家企业的贷款达到了470亿,其中为527家企业解决了270亿的流动资金。我想通过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一方面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难,更主要的是增强了企业的信心,使他们认识到政府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和他们共同克服困难、共渡难关。
主持人:政府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我们都知道青岛云集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这些国内的知名企业,甚至是国际的知名企业,像青岛啤酒。我们特别想知道面对金融危机,这些企业抗打击的能力怎么样?有没有从危机中找到新的机遇?
王书坚:对于我们一些品牌企业来讲,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他们同样也遇到一些困难,也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不同的是这些品牌企业他们抗击风险的能力更强,他们抗击风险的路子更宽。由于他们是品牌企业,就标志着这些企业产品质量更好,技术含量更高,企业信用更好。所以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尽管萎缩,但是品牌企业选择的机会更多。同时这些企业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方面开拓国际的新兴市场,包括非洲市场、东南亚市场。同时下大气力开拓国内市场,比如说海尔、海信开拓了家电送乡计划,同时开拓了国内家庭的高端市场。我们青啤通过并购,开拓了企业的区域市场。通过这些措施,使这些品牌企业保持了一个健康的良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