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一个木匠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能把两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忽悠得溜溜转呢,王木匠对此颇有心得。他在对警方的供述中是这这样说的,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就能撬动一座城市。警方介绍说,王细牛犯罪有这几个特点,他首先是在“大”字上做文章,他张嘴就是“大投资”。在2001年他在银川声称要投资的金额是36亿万,2005年他在呼和浩特市喊出的数字是53亿元。
汤计:从宁夏来看,当时整得轰轰烈烈,人们还是,这里边很大的因素,就是相信了你政府,你一个王细牛,有多大的功能骗人,还是你政府,觉得政府不会骗人,你自个儿太急切出政绩了,那么就容易上当。
解说:但就是地方政府一些部门的推动,让王细牛的一些骗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2005年,他抛出所谓的“大项目”,忽悠当地政府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就匆忙地为这些项目立项。当地政府甚至炸毁自己的公安局指挥大楼和原市政府办公大楼,腾出土地来建设王细牛这个项目。
当这些土地被迁整出来之后,社会上可以质疑王细牛的身份,这让当时许多已经中标的建筑企业开始退却。王细牛为此请建筑施工单位的领导吃饭,并特地邀请当地一位领导出面作陪。但这位领导当众褒奖了王木匠的实力之后,建筑单位的戒心,也被彻底的消除了。结果在呼市王细牛骗取了中建三局专属公司等25个投标单位的投资履约保证金,共计4688万余元。随着行骗进入到的最后曝露的阶段,王木匠无钱建设“西北第一高楼”,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2007年1月底,呼市政府部分准备与王细牛解除协议,另请有实力的企业解决盖楼的难题,但王细牛却倒过来要挟地方政府,提出索要3000万元作为政府对自己的补偿,否则他坚决不退出。
主持人:真是一场荒唐的演出,但是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地方政府就不能看透、看清、看明白这一切呢?
何帆:我觉得这是一个现代版的皇帝的新衣,你不能说他没有看到,他只是视而不见,你比如说在皇帝的新衣里头,那个童话里头,我们也看到,你说大臣没有看到真相吗,他看到了,但是他不敢说,你说皇帝他不知道真相吗,他也知道,但是他不想说。
主持人:但这个估计可能是后期,一开始你觉得他的受这个忽悠劲能够让政府官员看明白吗?
何帆:一开始的时候我想可能地方政府确实是不知道。
主持人:被他这个架势给吓住了。
何帆:对。
主持人:忽悠住了。
何帆:因为地方政府的官员可能看港台片看得也多了,一看跟港台片里的大佬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