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你知道吗?后来警方还问他说,你知道什么叫CBD吗?他说我不知道,但是我秘书知道。他就靠着这三个英语单词,就已经走遍天下了。
张鸿:对。
主持人:所以刚才你说到了一个投其所好。
张鸿:对。某些政府喜欢大的项目,他就一张嘴我就给你大投资。这是其一,还有吗?
何帆:还有你看他们为什么要讲自己是港商呢?而且他为什么要改名字呢,为什么不叫王细牛呢,改成“郑泽”呢?他实际说也是迎合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所好,一看是港资,一看是名字很洋气。
张鸿:是有一个金子招牌。
何帆:一看有CBD的这个概念,这个时候就会,这个地方政府的官员,就会觉得这个非常的好,而且还有呢,地方政府的官员,还有一些,他希望这个企业家呢,是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
主持人:对。
何帆:是一个名人,是一个有各种光环笼罩着的。
主持人:您有没有细细查过,他身上究竟有多少光环?
何帆:他的光环太多了,而且我们看到这个,你比如说他有一个光环,他是世界名人,但你知道这个世界名人是哪里评的,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只要收费,然后他就能够给你一个名人这样一个机构,当然然后他这个楼,实际上在宁夏的那个楼已经是烂尾楼了。
主持人:对。
何帆:但是这个楼居然还得到中国建筑文化中心颁布的中国优质工程奖。
主持人:天啦。
何帆:然后中国城市标志楼盘年度金榜活动组委会,还授予宁夏CBD的这个烂尾楼,2004年中国西部国际CBD标志性商务中心特别金奖。
主持人:这真是绝妙的讽刺,我觉得我们这个时候不仅仅要批判这个“郑泽”的骗术,可能更需要考量一下某些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评奖机构,他们在发放这些奖杯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有没有一种责任。
何帆:实际上有一个助纣为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