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救援(2008/12/12)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今日观察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美国汽车救援(2008/12/12)

 

CCTV.com  2008年12月12日 22:1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曾经多次出手相救,微机面前,美国汽车业,屡次过关,而今的美国政府却准备袖手旁观,辉煌一时的底特律,为何写不出新的辉煌,美国政府另眼相看的背后,究竟有着何种用意?《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好,欢迎各位继续收看我们的《今日观察》,美国的汽车工业曾经被当作西方工业文明的一个标志,而以通用为代表的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也一度在汽车工业领域当中是独领风骚,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些因素,让他们走进了今天的生存困难,我们接下来一块来梳理一下。

   

    今天美国汽车业申请援助遭到否决的结果公布后,引起广泛关注。其实,近期媒体对美国汽车业的评论一直在继续,即将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就发表的题为“拯救底特律”的文章。文章说:不管美国国会和奥巴马怎么做,美国汽车业都是无法援救的,底特律的“美国梦”、“老大哥”、这些名词现在比陈旧的老爷车,都更加日薄西山。现在的意义在于,美国的纳税人是不是愿意给三大巨头一个机会。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近日表示,救助行动可能无法扭转美国汽车工业消亡的发展趋势。目前美国汽车“三巨头”在美国市场上的中心地位逐渐不复存在。在“地域力量”的推动下,这位学者分析说,美汽车业“可能要消亡”。

    那么作为西方工业文明标志性意义的美国汽车业,曾经叱咤风云的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为何会沦落到如此的境地呢?分析人士说,从1973年开始,美国汽车业就开始迈开了衰退的步伐。1973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全球经济危机下,美国汽车第一次受到了日本丰田汽车的挑战。

    1975年,丰田公司首次进入美国进口汽车的排行榜,成为美国汽车市场上的中坚力量,但美国汽车业没有反思自己,相反他们要求美国政府,用政策手段迫使日本自己对汽车出口采取自我限制。策略最终成功,美国汽车的好日子第一次得到延续。

  第二次依赖政府,是在1978年底,两伊战争引发石油危机,美国汽车产量出现了连续三年的低迷,日本汽车重新在美国市场上开始了扩张行动,当时美国的汽车在日本市场只占到1%的份额,而日本汽车在美国却夺取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但美国汽车业依旧没有审视自己的问题,相反,汽车巨头们依旧要求政府干预日本汽车的进口问题。

    当年,美国政府宣布,推行互惠自由贸易政策,美日贸易逆差的问题,必须从汽车贸易开刀。

  迫于压力,1992年,日本决定把对美国的轿车出口量,从230万辆降低为165万辆,并以行政命令形式将新定的出口限额分摊给日本各大汽车生产商。

    在政府的保护和呵护下,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产品依旧没有大的变化,依旧过着倚赖政府的好日子。

    一直过到21世纪,竞争的压力终于让美国汽车感到了喘不过气来,日本、欧洲,甚至韩国汽车,占据了美国本土汽车市场半壁江山,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汽车销量更是大幅锐减,一锅温水,终于在麻木之中,烧成了一锅滚水,三大汽车巨头当下面临的,不是如何翻身的问题,而是在考虑是不是要接受破产的命运。

 

 

美国汽车业:产业升级还是积重难返   

 

    主持人:确实像有些分析家说的那样,美国的汽车工业可能从1973年开始就迈出了衰退的步伐,但是这一次的危机跟以往任何一次危机相比,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二位。

    张鸿:我觉得和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整个的市场已经变了,过去靠贸易保护也罢,靠制定一些政策来平衡也罢。

    主持人:一枝独秀。

    张鸿:靠国家的补贴也罢,因为克莱斯勒曾经美国注资过,有过这样的先例,这些都能救活它,因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真正的就是美国汽车的“三巨头,现在如果谈美国汽车,美国国有汽车,就是美国国内的汽车企业的话,他们是三巨头,欧但是美国汽车市场的话,他们已经不是三巨头。

    霍德明:对。

    张鸿:丰田已经在07年时候,就和通用基本上产量是一样的,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市场就占了40%的份额,加上欧洲的市场,加上韩国的汽车,现在这一次的危机,奥巴马现在已经开展在韩国谈,已经说韩国的汽车已经开始冲击我们的市场,这个时候,整个的市场份额和原来完全不一样,所以说你那个时候,能救得起,它毕竟它是老大,它们很好救,因为市场份额,我稍微弱一点也是老大,现在你稍微弱一点,你加把劲,你赶不上日本和欧洲这样的汽车,这是第一。第二。

    主持人:我们看到通用汽车在全球汽车的销量板上,冠军的位置就呆了76年,你想多不容易啊,今非昔比。

    张鸿:对,在美国汽车现在卖的最火的不是美国产的汽车,是佳美,是凯美瑞,这当然和油价有关,油价从去年开始,高油价的时代,使美国的的确确他们的消费观在改变,SUV是卖不掉的,只能往境外,比如像中国这样的市场来出口。在芝加哥,如果你买一辆SUV的话,你再加一美元,就送你一辆SUV,仍然卖不掉。

    主持人:这个促销力度已经大得不能再大了。

    张鸿:对。

    霍德明:这个真的,你想想看,美国现在就通用汽车来讲的话,每工作一个人,他要负担三个退休人的福利。

    张鸿:对。

    霍德明:所以他的劳动成本非常高,80块美元一个每小时,这个汽车工人他得到的待遇,可是日本车厂在美国,设立的这个汽车公里,大概平均起来大概50块美元,而这个差距,在过去10年中间基本上没有降下来,更不要提了,如果像通用汽车,在咱们中国设厂的话,我估计大概可能80块美元十分之一都不到。

    主持人:对。

    霍德明:所以你看通用汽车它一个月份它要20亿美元,才能够活下去,这么一个巨大的成本差异,很多劳工的福利不要奖,使得这一次金融海啸以后的,全世界在紧缩的情况之下,他自然而然受到最大的冲击,不过呢,我也得讲,其实在美国汽车业来讲,应该在90年代以后,就慢慢的,像刚才小片里讲的,就应该政府的保护,就慢慢让它这个行业,要算是自然而然被淘汰了,经济学上有一句话句话叫产业升级啊。

    主持人:是。

    霍德明:升级这个东西,在我们中国,现在很多南方的企业,也许往越南这些地方搬,也是一个产业升级的概念,只不过美国汽车行业有鉴于它历史的辉煌,这个产业升级的速度也许非常慢,而且跟美国的钢厂一样,他们因为汽车跟钢是完全连在一起。

    张鸿:对。

    霍德明: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将来美国在生产业,尤其这个汽车行业,将会被其他的行业所取代。

    主持人:我们在二位的分析当中,看到今天的美国汽车,尤其三巨头的处境,是危机重重,那是不是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判断,说美国的汽车工业有要开始走向凋零了。

    张鸿:这是可能的,但是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的教训。比如说我把它总结为美国式的傲慢。

    主持人:怎么讲呢?

    张鸿:你比如说他们奢华的生活,坐专机这种生活,行政开支庞大,高管人员工资天价。

    主持人:天价年薪。

    张鸿:还有就是包括整个工人的工资水平,在底特律这个地方,被称作慈善的社会。就是他们的蓝领工人的收入,其实比很多地方的白领工人收入都高,这个就是他们不愿意放弃这么一个福利的包袱。

    主持人:四分之三的底特律的人,他们的工作都和汽车有关。

    张鸿:对,所以呢,就是说,他们的这个包袱越滚越大,这是百年老店,他没有办法,他必须背着这样一个包袱,但是这个如果福利,整个福利水平,他不愿意下调的话,他就很难轻装上阵,和日本和欧洲这样的车来竞争。

    主持人:可能去对抗。

    张鸿:对,这是第一。第二就是在市场上,他们瞧不起对手,虽然说他们也一直在说,我们做这种低油耗的这种车,也在做这种研发,但是其实他们正统的血液里,美国汽车商他们的血液里面,他们还是愿意做那种耗油的,加长的,宽大空间的,动力强劲的这样的车,其实……

责编:刘琼

3/3 < 1 2 3

相关热词搜索:   今日观察  美国  汽车  救援  金融危机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