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鸿:马上要为大家请上两位嘉宾。看完刚才的调查结果,也许每个人在心目当中,都在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我刚刚特别记录下这样两个数字,一个是21.6%的人认为2009年自己的收入减少,但是38%的人还是对2009年的收入增长充满了信心。看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钱袋子能够更鼓一点,当然国家也推出了四万亿的刺激经济的计划,这个能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什么实惠呢?让我们请出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总经理范集湘和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孟凤朝先生。有请二位。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认识一下二位嘉宾。
![]() |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总经理范集湘、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孟凤朝 |
陈伟鸿:欢迎两位嘉宾。我非常羡慕你们,现场各位也羡慕你们,片子当中告诉我们,中国很多大项目都掌握在你们手里,你们手里有大项目,也有大资金,如果赵本山在你们公司,会告诉我们不差钱。
范集湘:我们也差钱。
陈伟鸿:为什么差钱呢?很多大项目都在你们手里。
范集湘:四万亿拉动的是规模的增长,要承担项目需要是有等级的、有资本实力、有技术实力的公司,有一个投入的产出比。一般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块钱的资产加流动资产可能会完成一块钱到两块钱的营业收入。突然爆发的投入的规模增长,我们大型建筑企业要扩大规模,也得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装备和流动资金,所以我们也差钱。
陈伟鸿:您一说差钱,别人都不敢说有钱了。
孟凤朝:今年国家做出了拉动经济需求的政策,有四万亿投资,但购买原材料也需要钱。
陈伟鸿:我们先不谈钱的事,我们先谈项目的事,刚才无论是片子当中,还是二位言谈当中都谈到“大”字,大项目,大项目是什么概念,现场很多人都想了解,你们二位能不能用非常形象化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项目可以称之为大,你们手中的项目都是什么样的项目。
范集湘:大项目的概念一般是规模大,一个标段几十亿、上百亿。再一个技术水平高,一般的企业做不了,门槛比较高。第三个,对经济上下拉动比较大。第四个,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转不起来。
陈伟鸿:孟先生您有什么补充吗?
孟凤朝:我们中交集团目前从事的大项目比比皆是,这些大项目技术含量高、规模大、投资大,这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目前从事的这些项目,比如说家喻户晓的京九铁路、曹妃甸工程,还涉及到上海民生工程的青草沙水库,一个水库相当于十个杭州西湖,每个项目的投资都是上百亿,尤其曹妃甸工程,在环渤海地区凿地项目超过一千多公里,这都是由我们公司实施的。
范集湘:我说一个大项目的概念,再说一下大项目和GDP的关系,和农民工就业的关系,这个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我们集团是搞水电的,三峡工程开始,国内70%以上的水利水电项目是我们做的。但水电是一个集合项目,我们中标了京沪高炉铁路三标段,四万亿拉动GDP,一万八用于铁路公路建设,一万亿用于地震灾区建设,一个亿的GDP在大型土木工程上可以提供700到800个就业岗位。我们集团在四万亿当中有一千亿的合同,可能有25万到30万个岗位提供给大家。
陈伟鸿:大项目当中不但有大的举措,有大的效果,还有大的商机都在等待着各位。作为大项目的实施者,你们也非常关注经济生活大调查,在我们列举这么多选项当中,有没有比较集中的给大家透露一下。
孟凤朝:像我们集团每一年完成的营业额、销售收入大约在两千亿左右,相当于消耗水泥800万吨、用油48万吨、沥青25万吨,能够提供岗位40多万个。国民经济发展之后,刺激经济发展的四万亿投资,我们寄希望于今年也大的发展,集团在这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我来讲,今年我最希望办的一件事,就是在铁路市场能够有大作为,因为铁路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按照中国国土面积来算,每百万平方公里所拥有的铁路里程在国际排位在60位以后,人均拥有的里程更小,所以党中央做出这个发展决定非常重要,国务院出台这个计划也是非常及时的,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会有大作为。
陈伟鸿:我们在二位介绍当中听到许许多多大项目涵盖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机场、桥梁、路段等等,在这些大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究竟会给我们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什么促进作用,不妨听一听另外三位嘉宾他们的看法。
龙永图:刚才两位老总讲得很好,我们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仅是解决基础设施的本身,现在用那么多钢铁、那么多水泥、那么多农民工,农民工就业行业中最大一个行业就是建筑,这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非常重要的措施。对于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修了铁路、公路或者水电站,更重要的是对当前解决扩大内需的问题,解决扩大就业的问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陈伟鸿:另外两位有没有问题想问我们现场大项目的实施者。
海闻:我的问题不一定针对两位,但我们一方面拉动需求,搞基础建设,这是毫无疑问的,对于创造就业机会也提到了。还有一点,怎样在拉动内需的时候,特别对大工程,还有资金的有效利用、防止腐败和豆腐渣工程问题,大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加强这个方面的监管或者能够让钱用得更加有效。
陈伟鸿:让钱用得更加有效,这是您的关注。我们看看两位企业家本身的关注,你们知道我们的经济生活大调查吗?对于今年我们推出的这些选项当中,你们比较看重哪些方面?
范集湘:我比较看重就业问题,为什么说看重就业问题呢?因为我对四万亿的拉动,我总是有些担心。从我自身来讲如履薄冰,担心项目上得很猛,质量、效益、环保的问题,我们要做好这个问题。另外一个担心,物质资源的可持续保障,现在有的地方工厂产能过剩,但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短缺。第二位就是人力资源的保障,现在农民工返乡很多。你们过去从事的岗位、职能,跟现在拉动内需的2万8千亿需要的技术工人是不匹配的,出现结构性短缺问题。
陈伟鸿:有技能的工人是短缺。
范集湘:返乡的人是搞装配的、搞纺织的,在危机进程当中,也有转变就业观念,完善自己的就业技能,去渡过难关。
陈伟鸿:还有什么关注?您对我们调查当中哪方面比较关注?
孟凤朝:当前的经济危机到底能够延伸到什么时间。
陈伟鸿:什么时候划上句号。
孟凤朝:但我看到一个问题比较关心,比如打击索马里海盗,这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我在外贸方面,每一年出口在30亿美金以上,这些都是靠船运出去的,所以海上安全非常重要。在去年12月17号,索马里海盗袭击了我的船,当然那一次多国部队帮了大忙,而且我们船员临危不惧,把海盗成功击退。类似这种事情总是发生的话,会影响我们的贸易出口。
陈伟鸿:两个人回答当中,我们看到四万亿刺激经济的计划,在每家企业它的效应是不一样的,对于每一个普通的百姓来说,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可能跟每个人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也带来不同的感受,在这时我们可以听听现场观众对这个话题有什么话想说。
观众:大家谈的很多问题,都比较关心我们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我们问题要在2009年解决好,也要靠稳健发展,就是小平讲的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发展,我们之所以有稳健较快的发展,主要靠内需的作用,靠我们的内在动力。尽管这些年我们出口在不断增长,但总的来看,出口在我们整个GDP当中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2009年经济要保持较快的增长,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出口会保持一定速度,但有可能会下降,所以更多要靠内需,内需有两个,一个是投资,一个是居民消费。居民消费要提高,更多要靠我们的信心,对经济未来发展预期要有一个信心。这四万亿投资,既有直接的作用,又有示范作用。四万亿投资,一块钱投资边际效应可能有三块钱,另外四万亿投资有示范作用,民营资本也会跟进。这可以促进内需的增长,减少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使我们顺利渡过金融难关。
陈伟鸿:谢谢您的观点。
观众:我们温总理说得非常好,在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从我们研究结果来看,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点没有问题。第二,在四万亿投资中间,2.8万亿用在基础设施上,应该能够看到中国的中央政府行政决策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说我们认为这四万亿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恢复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希望看到恢复的时刻到来。
陈伟鸿:谢谢您,谢谢。其实我们四万亿刺激经济的计划不仅仅是企业关注,百姓关注,甚至海内外的学者企业家都在聚焦同样的问题。在这次经济生活大调查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个海外问卷的调查,马上看看来自海外的学者和经济学家的回复。谢谢两位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