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网络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IT时代周刊封面报道:雅虎兵败中国

 

CCTV.com  2007年12月06日 14:06  来源:IT时代周刊  

  第三章 危机重重的马云时代

  虽然杨致远不愿意承认,但是雅虎在中国的接连失败令他放弃了单干或者收购的办法。他采取了最彻底的办法,完全把雅虎中国交给别人打理,他最终确定的人选是马云。据说杨致远开始最看好的是新浪公司,但是盛大公司恶意收购新浪的现实令他只好放弃新浪。

  马云和杨致远相交已久。在国富通的时候,马云就做了雅虎在中国的广告代理。那个时候,雅虎想进入中国,杨致远欲邀马云做雅虎中国的掌门,但被婉拒。几年之后,当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打败电子商务世界巨头eBay,此时正在全球和eBay竞争的杨致远想起了他。

  不知道谁收购谁的合作

  2005年4月,杨致远回复马云6年前的一封邮件说,“阿里巴巴和淘宝做得很好,有机会想跟你谈谈互联网的走势。”3个月内,在双方共同的投资人软银孙正义的撮合下,双方最终达成了共识。

  2005年8月11日,雅虎宣布计划用总计6.4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以及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份,交换阿里巴巴40%普通股(完全摊薄)。其中雅虎首次支付现金2.5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2.016亿股普通股,另外3.9亿美元将在交易完成末期有条件支付。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雅虎将斥3.6亿美元从软银公司手中收购对方持有的淘宝股份,并把这部分股份转让给阿里巴巴管理层,从而使淘宝网将成为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

  在此次并入阿里巴巴的资产里,还包括了雅虎与新浪合资的“一拍”在线拍卖业务(www.1pai.com.cn)中雅虎的股权。而在周鸿祎时期,一拍网是和雅虎中国同级的。

  和雅虎收购3721引发的混乱一样,业界仍然未搞清楚究竟是谁收购谁。当时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呈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美国权威商业杂志《福布斯》称,雅虎并购一家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30%股份,价值10亿美元;国内媒体则说,一家中国企业鲸吞了雅虎中国的资产,并得到雅虎10亿美元的陪嫁。“这不过是雅虎的一次战略性合作,合作方式比较独特而已。”杨致远巧妙地回避了“谁并购谁”的问题。

  一向以大嘴著称的马云自己更是夸张,甚至对媒体说杨致远是董事,他是董事长,所以他是杨致远的老板。

  一切为了老大

  中国市场上90%的收购兼并是失败的,马云坦言自己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但阿里巴巴和雅虎的整合难度相当大,大大超过马云想象的程度。

  “我接手的时候雅虎中国已经很危险了,已经被抽空了,随时会倒掉。”马云打了个比方说,雅虎中国就像是一个重病的病人,需要推上手术台做大手术,而他是主治医生。马云说,“雅巴合作”不仅是2个公司的整合,而是7个公司的文化整合。这7种文化分属:原雅虎中国、原3721、一拍网、一搜网、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

  为了“示好”原雅虎中国的员工,马云把他们全部请到杭州,给大家立下军令状:不谈业务,只要“感情”。整个活动策划非常复杂,阿里巴巴为此开了专门的讨论会,甚至讨论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赶到杭州时,接待他们的早餐是包子还是面包。

  2个月后,马云宣布整合第一阶段结束。新阿里巴巴帝国里,旗下4个公司各扮演不同的角色。马云描绘说,老大是阿里巴巴。当初为了防止eBay进入老大的B2B领域来抢地盘,就搞了老二“淘宝”;为了解决支付手段和市场诚信,就做了老三“支付宝”;后来发现老大还需要一个得力帮手,就找了雅虎中国做搜索。而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老大。

  变来变去的脸

  作为阿里巴巴的子公司,雅虎中国几乎完全失去了雅虎的味道。

  马云执掌雅虎中国后,雅虎中国开始反复调整主页,成为一张变来变去的脸。与被束缚了手脚的周鸿祎相比,马云可谓大权独揽,一切都可以自己作出决断,但这没有约束的权力似乎对雅虎中国没有什么好处。

  刚开始,马云说“雅虎就是搜索,搜索就是雅虎”,2005年11月9日,雅虎摒弃了门户概念,把首页变成与Google很像的搜索栏。与此同时,马云对雅虎中国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停止无线、广告等盈利业务,甚至连仅创立1年既实现盈利的“一搜”也被宣布强制叫停。

  在业内人士看来,马云采取了强硬的“融化”政策,全面消除周鸿祎留下的各种痕迹,包括域名在内的几乎所有3721品牌都被阿里巴巴取缔或者冷藏。

  据刚离职的一位雅虎员工介绍,当时网络广告和无线业务每月都分别有几百万元的收入,马云此举给雅虎中国带来不小损失。有报道称负责无线业务的团队已经全部投入到奇虎。周鸿祎对此戏言要感谢马云源源不断将优秀的人才向奇虎输送。

  接着,马云开始投入巨资进行雅虎搜索的宣传推广。雅虎中国先是以8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夺取了CCTV新闻联播后5秒广告的播放权,没过多久又斥资3000万元人民币邀请冯小刚、陈凯歌、张纪中三位当红导演为其拍摄广告片,之后又在全国范围内为广告片寻找主角“雅虎搜星”。但雅虎中国在烧玩钱后悲哀地发现,搜索用户并没有从百度和Google投向雅虎阵营。巨额的广告宣传并未吸引到足够的用户。

  或许马云的做法已经超过了美国总部的容忍程度,2006年2月,马云飞往美国硅谷。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当时杨致远对马云下达的第一条指示是,立刻把改掉的雅虎中国首页恢复过来。之后要求马云恢复被砍掉的盈利部门。事实是,3月31日,雅虎中国再次以门户页面出现在中国的广大网民面前。不久,马云把冰封的3721网络实名也重新开放,不再意气用事。

  既使如此,马云并没有把雅虎中国门户的人气做起来。8月15日,雅虎中国在和奇虎的口水仗期间又宣布改版,媒体戏称这个页面几乎创造了国内网站首页大调整的纪录。从庞杂的门户到简捷的搜索数次变身,此次又提出“搜索”加“编辑”的复杂概念;同时,雅虎还发布了一个几乎跟百度一模一样的搜索页面。

  马云解释说:“雅虎在中国什么时候不像雅虎就成功了。”

  马云也水土不服?

  2006年8月9日下午,在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接近一年之际,马云首次以独特的“马氏幽默”对外承认了“雅巴合作”并不成功。在2006哈佛AUSCR中美学生领袖峰会上,马云说:“阿里巴巴同雅虎的合作并不算成功。我现在的心情就如同一个一直想结婚的人,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今天晚上他却不想结了。”

  很多人认为雅虎中国失败在整合上。1年来,雅虎中国在整合方面并不是非常成功,人才、文化、技术这三个层面没有一个是不欠缺的。比如,让阿里巴巴人事总监邓康明负责原3721的网络实名销售,用外行管内行。阿里巴巴一直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而3721网络实名销售则通过渠道做得十分出色。在整合过程中,阿里巴巴方面就曾经放出风说要统一销售模式,虽然后来没有做成,但还是导致一些分销商倒戈。

  此外,据一位刚刚从雅虎离职的中国员工介绍,雅虎中国高层任人唯亲的现象相当严重。安排自己人,排挤不听话的,不以业务好坏作衡量。在田的“感召下”,下面的人也拉帮结派,大搞裙带关系,因此她选择离开。

  除了整合的不利导致大量人员离职之外,雅虎中国和外部的合作也不尽人意。

  2006年8月2日,由于合同到期,雅虎中国结束了与微软的合作关系。从此之后,微软的IE浏览器中再也无法通过输入中文名称进入指定网站。不幸的是,微软在继IE7.0支持CN中文域名的网络直达后,未来还将从Windows的平台层面全面支持中文网络实名。这对于通过中文网络实名获益的雅虎中国来说是另一个打击。而在年初的搜索渠道大会上,马云还曾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会跟微软把合作谈下去。

  继微软与雅虎中国结束合作后,中国电信也结束了与雅虎合作。据了解,微软、中国电信这些合作伙伴都是周鸿祎执掌雅虎时所建立,已经有雅虎的代理商表示终止合作后对流量和市场份额的担忧。

  “雅虎强调的是搜索和门户,而阿里巴巴强调的是电子商务,很难在商业上产生协同效应。”一开始就不看好雅虎和阿里巴巴合作的王冉还是坚持他原来的观点,不管是雅虎还是阿里巴巴,战线铺得过长时,对他们的全球战略都不利,这将是两家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而现在雅巴合作后,软银套现退出的同时,为阿里巴巴引入一个强有力的股东,马云手脚将受到束缚。

  而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雅虎员工眼里,马云现在也是明显水土不服。阿里巴巴是在杭州温室里长出的花朵,根本没有像北京等地的互联网公司那样经历过腥风血雨的竞争,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从小到大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大的竞争对手,所以有时间让你改正错误,但别人不会给雅虎中国时间。

  9月9日,当着杨致远的面,马云坦诚它对雅虎中国发展方向的迷茫。“如果说自己已经完全想清楚,那是在说谎。”不过他表示,他认为雅虎必须要有创新,不是传统的门户,也不是纯粹的搜索,至于具体是什么,还要看发展。按照马云为雅虎中国制定的3年整合目标,第1年是“求存”,第2年健康运营,第3年则发展强劲。“去年是最艰难的一年……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让雅虎中国重返第一梯队。”

  雅虎还要付出多少代价

  马云的表态已经表现出马云时代的雅虎中国前途同样不容乐观,但杨致远只能看在眼里,忧在心头,马云已经把话挑明,杨致远对雅虎中国不具实质影响力。“雅虎中国就像是一个重病的病人,需要推上手术台做大手术,而我才是主治医生,具有最高的决策权,其他人只能给建议,而不能提要求。雅虎中国与雅虎美国之间没有任何报告的关系。所以即使是杨致远,合理的建议我会听,我认为不合理的他说一万句也没用。”

  面对强人马云,不知道杨致远是否又在为雅虎中国的前途黯然神伤——自己是否又要再次面临选择呢?还留在中国市场甚至还是退出呢?

  对此,王冉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杨致远已经在选择退出中国市场了,作为股东他只关心马云的业绩。”

  由于中国对内容的监管政策,雅虎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很难在门户上有所作为。而对搜索和电子商务市场,互联网巨头最好的选择就是等到市场成熟后,再通过收购等手段介入。不过,那样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回看雅虎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无论是自力更生、收购本土团队还是把业务交给本土团队经营,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已失败。如果说开始没有中国的政策壁垒,雅虎或许会采取在中国台湾、日本的做法,收购中国本土公司直接切入中国市场,一样在大陆取得雅虎在日本、中国台湾等亚洲区域市场的老大地位。同时,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也使雅虎们在世纪之交自顾不暇,无心眷顾中国市场。

  而雅虎在中国的发展策略一直摇摆不定,到底是贪图眼前盈利还是长期发展的大方向问题一直困扰着杨致远?杨致远说:“我想每个跨国公司都有类似的这种挑战,就是到底在本土公司上投资多少,在全世界产品的推广上投资多少。”

  跨过公司层级森严、冗长低效的决策流程使本土经理人不能把中国市场的信息有效传达到总部影响决策,这些因素都导致雅虎错过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佳时机,让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本土公司迅速抓住历史机遇,把雅虎远远甩在后面。

  一日千里,互联网产业发展瞬息万变,对手从来不给你悔过的机会。当杨致远开始认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时,采取借助周鸿祎领导的本土公司奋力追赶时,一错再错,雅虎却并没有把中国作为长期投资的长期市场,而是希望快速收回投资成本。战略发展方向的错误,加上雅虎和周鸿祎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也使双方的合作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但杨致远并不承认这一点:“最开始我们收购3721的时候,他们还有一些投资者,投资者要走一条路,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想法,所以3721有两个不同的方向。”

  等到杨致远决心发力中国市场,付出近10亿美元的代价,把雅虎中国完全交给马云这样的本土公司打理的时候,中国互联网市场格局早已今非昔比。作为后来者,雅虎在中国互联网市场单纯依靠马云这样的土鳖,似乎有简单撩包袱之嫌。虽然杨致远一直强调和马云合作是为了在中国在将来成为领先者,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他变相退出了中国市场。

  那么,雅虎中国的前途到底在哪里呢?马云是不是另一个版本的周鸿祎?看来,雅虎如果在中国市场长期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已经不是杨致远愿不愿意的问题了。

责编:赵文

3/3 < 1 2 3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