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总经理刘晓中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专访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总经理刘晓中

 

CCTV.com  2009年05月25日 16:2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主持人:过去的旧模式是什么样?

    刘晓中:过去的旧模式,跟中国银行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可能对中国银行的授信的管理还是有一些微辞的,叫做三位一体的授信决策机制。有信贷发起,然后有尽职调查,要有一份调查报告。然后还有一个评审的环节,就是找一些有经验的信贷专家,在这儿做评审。那么最后要有一个有权的审批人来签字,这就是中国银行客户所熟悉的,叫做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应该说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对加强商业银行的管理,改变过去的粗放式经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作用。但是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中国银行的从业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内控管理的意识都和推行那一套决策机制的时候有所不同了。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显然对三位一体的这种决策机制是不适应的,所以我们做了全新的改革。那么这是顺便说一下贷前调查报告和尽职调查报告,过去是搞评审的,一份材料,一个信贷提案,我恐怕要花上半天时间才能把它看完,现在就是标准化的,基本上是表格,客户需要提供的资料大为减少。我们一些关键的指标,关键的要素掌握清楚,就足可以了。

中国银行公司金融总部总经理 刘晓中

    主持人:更规范了。

    刘晓中:更规范,更标准化,人们也常说打分卡嘛,也就是这个原理。

央视网主持人曹煊一

    刘晓中:那么我们这种模式呢,经过试点,经过在一些比较成熟的市场进行投放,应该说还是比较成熟了。当然也还需要继续完善,这是一个工厂,这是两个一了吧。

    第三个一就是一套新的风险识别技术,我们银行新模式下做的这种业务,中小企业的特点应该是短小贫瘠的,我们从试点到现在开始推广,经过一定的周期,我们觉得对客户来说,它是经过还本付息的考验的。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客户在这种模式下做的就是刚才跟您交流过,还没有发生还本付息困难的。那么这套风险识别技术呢,也和原来的模式有很大不同。应该说从一开始我们有一个情景分析,就是筛选名单的过程,当然它也是一个动态的,也在不断地调整,一定周期内,它要重复做这些工作的。另外我们有一套动态追踪的机制,客户进来以后,我们应该说是时时地我们都得掌握他的情况。再有就是我们现在坚持的是叫概率问责吧,并不是看重哪一笔中小企业业务的发生了不良。

    主持人:更看重是什么?

    刘晓中:我们有一个风险容忍度,我们的基本理念就是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

    主持人:什么范围可以容忍的?

    刘晓中:在可以容忍的情况下,我们不起动对哪一笔资产的问责,应该说这个理念是极大的突破的。过去我们每一笔不良资产,不论大小都要问责的。那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特殊情况,我们从概率问责这个角度出发这是一个理念吧,这应该说说起来很容易,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主持人:要下定决心才能这样做。

    刘晓中:我们要适时问责。

    主持人:不是单看某一期的数字,而是看你真的是否尽了全部的责任。

    刘晓中:是这样的。

    主持人:这是您介绍到的三点,您刚才也讲到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全新的”我理解肯定是跟过去的旧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您能不能最简单地给我们概括一下,它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跟过去的不同点都有哪些?

    刘晓中:我觉得对传统的授信模式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我刚才跟您介绍,它涉及到一笔贷款的整个生命周期。那么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还有一支专门的队伍,过去不是这样的,过去凡是授信客户,都归这一个客户关系部门管,现在我们有专门的中小企业客户关系部门。我可以告诉广大网友,我们现在中国银行已经有一千人的队伍了,这很了不起,其实像我们传统公司客户的业务经理也不过如此,并且这个数字还要增加。随着我们这种模式的推广,因为它涉及到,我刚才讲是业务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它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这一个部门履行的职责,其实是在传统业务上应该是好多部门在履行的职责。如果说最显著的变化,我觉得就是对过去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也认为这是一场革命,革新,过去认为是对的,传统的做法,在中小企业这儿,就完全看不见了,它是全新的。

    主持人:要根据中小企业它自身的一些特定的情况去做很多的突破。我们现在说起来好像挺容易,其实我知道做这个过程的时候,应该不是那么容易吧。

    刘晓中:是不容易的。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讲,专门服务中小企业已经有一千人的队伍了,这一千人我们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或者说是如何进行培训的?他们才能有资格专门去针对中小企业去进行一个服务,能很好的服务?

    刘晓中:我们有将近十万字的标准程序了,我们在一个地方,在推广这种新模式之前,我们要首先跟这个地方的,就是我们机构的负责人,也就是大家了解的分行的领导层,他们的党委会,我们要向他联合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就是我们战略投资方,这套技术也是从软件拿来的,经过完善,我们联合它,要经过管理层,就是这个地方机构决定在这儿做了,就把他的最高领导和他的班子成员叫在一起,举办一个说明会,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你这儿推广这种模式?你要做哪些准备?你领导的责任是什么?首先是我们内部,要从从事过授信管理的。

    主持人:就是有一定经验的。

    刘晓中:这些同志里面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进行岗前培训。那么这个岗前培训应该要持续三四天吧。然后呢,最主要的一步,就是在业务开打之前,有一个市场调研,那么这个市场调研,仍然要经过培训。到了真正做业务的时候,那可能就分专业,因为它也有前、中、后台,分专业在进行培训。我们全辖大概是培训了应该接近一千八百人次了,有的同志他是经过反复的培训,最少他要经过一次培训,因为到了某一个具体的岗位上,他把他这个岗位应该了解的东西知道了,也就能够开展业务了,也能够完成他的动作了。

    主持人:可能到具体的岗位,或者面临具体的客户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新的问题。从去年八月成立这个部门到现在,半年多的时间,从客户那边反馈过来的信息有什么?他们对这种模式满意吗?

    刘晓中:从客户那里的反映,我们听到的都是一些还比较肯定的意见。当然了,你说一个模式,客户有不同的需求,那我们可能也有的客户满足不了人家的要求。满足不了人家的要求,人家自然就会有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也有自己的网站,我们也有专人在搜集这方面的意见。那么这个模式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它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东西。

    主持人:您刚才介绍到“信贷工厂”新模式的一些特点,您刚才介绍到了三点。

    刘晓中:一份名单,一个工厂,一套全新的技术。还有一个专门的队伍。

    主持人:还有一个队伍。

    刘晓中:另外还有专营的机构。

    主持人:这种新模式目前推广到一个什么程度,有没有希望在全国进行一个推广?

    刘晓中:实施这个计划的分行目前一共是18家,有两家是一开始的试点,后来又选取了16家,我们叫一级分行,实际上是行政区划的省、市、自治区分行,选了16家,这要全方位的复制,这个全方位主要是指他的辖区内都要做这种新模式的业务。原来的计划不是这样的,原来的计划是8家,后来我们扩大到16家,翻了一倍。

    主持人:什么原因促使你们改变原来的这个决定?

    刘晓中:一方面我们对中小企业的业务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另一方面,这场金融危机冲击到的主要是最开始还是东南亚,我们一开始选定的这八家大部分都分布在东南亚。随着国家刺激经济计划的措施的出台,广大中小企业应该也是间接受益的。我们根据市场的情况和中小企业在这个区域成长的情况,我们又扩大了八家,这就是全行政区内要覆盖的这种新模式。

    那么对于另外一些我们现在中国银行一共有34家一级分行,去掉这18家,还有16家。那么这16家我们准备不是全面地复制。

    主持人:有选择。

    刘晓中:不是说它任何一个地点都要复制,也要选一些中心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中小企业相对活跃的区域,也要进行推广。

    主持人:就是需求更多的地方。

    刘晓中:大概在40个“信贷工厂”左右。

    主持人:短时间看这个规模应该是发展相当大的。

    刘晓中:是,原来这个计划要到2012年才能实现,那我们现在提前到09年底。

    主持人:也是因为客观市场的需要和政策的支持,促成了我们这样一个扩大。

    刘晓中:是这样的,我们要抢抓这个机会,这个时间窗口是很有限的。因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可以说现在方方面面都在得到重视。我们认为它是我们必须争取的一部分客户,所以我们根据市场的情况总结下来,我们认为条件成熟,也可以在其他的省份开设“信贷工厂”,加快。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中国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的数额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刘晓中:这个数额应该说我们中国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到现在,这种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有这么一个数据了,我可以在这儿跟广大网友说一下。中国银行对广大中小企业的支持,因为有的中小企业它缺的是现金,有的它缺的是信用能力的证明,不是说所有的企业一定要给钱的。

    主持人:需求是不一样的?

    刘晓中:需求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关于那些做国际生意的,做国际贸易的,它并不一定马上是现金的,它的交易对手要知道它有这个信用能力。这个信用能力实际上它是要一个我们中国这些企业的银行来给它一个证明的,或者是一种保证,如果它出了问题,那你出了保证,对方交易对手是要钱的。

    主持人:中国银行相当于是它的担保方。

    刘晓中:你就要给它付钱了,这样的算起来,这两类业务吧,一类是现金的,一类是信用能力证明的,可能有的不发生现金的流动,那么中国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超过一万两千亿,这是到目前为止的余额。

    主持人:这一万两千亿能不能给我们一个更直观的解释,这个数字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

    刘晓中:这个数字的规模就是实实在在给现金支持的应该将近八千亿,那么它对中国银行来说呢,是历史新高,并且刚才我向主持人介绍了,中国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的增速,是历史上没有的。

    主持人:所以我们就还是担心,尽管您刚才说没有还不上贷款的这样一个案例,但我们还是担心,增长这么快,规模这么大,中国银行本身还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的。

    刘晓中:一定是要承担风险的,你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每一个分行它要做这种新模式下业务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详细的测算,给他一个财务模型,它一定要受益覆盖掉风险和成本。那靠什么呢?就靠风险定价机制,中小企业的每一户应该说它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它的规模小,所以它抗风险能力可能弱。

    但是如果我把这个群体做大了以后,我的收益也会提高,那么在高收益的基础上,个别的地方,个别的点,个别的企业出了问题,是可以承受得了的。我可以比较有信心地讲,中国银行现在业务发展得这么快,风险的概率和就是已然和未然的,到目前为止,我们新模式下还没有不良发生,它没有还本付息困难的,就是有,我们也有信心能够承受,因为我们每一家都有它自己的风险容忍度,这个是经过总行确认的。

    主持人:这也是对前期工作做的这样一个肯定,不然放贷之后,会发现有很多问题出现。到现在为止,说明我们这个全新的模式还是非常成功的。刚才我们对全新的模式有了一些了解,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说,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对于需要有人帮助度过难关的中小企业而言,应该特别想了解,中国银行到底需要客户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中国银行才会提供这样的帮助,审核标准是什么样的?因为跟原来有不一样,具体什么样的审核标准?

    刘晓中:这个可能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的,但是我觉得广大的中小企业主对我提这个问题的话,我想第一,你的产品一定是有市场的。第二,你的技术,就是特别是一些外向型的企业,你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那么第三呢,需要你对中国银行做一定的了解,中国银行也需要对你做一定的了解,互相应该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建立合作关系。我刚才一开始的时候,我也讲了,如果我们这种新模式在这个企业所在地开始复制的话,可能我们的企业的负责人没有感觉,我们中国银行已经关注它了。那么换句话说呢,你如果遇到一定的暂时的困难,也请这样的企业的企业主或者是负责人,相信中国银行和其他同业,这个新模式已经到了这个地方的话,就是你找没找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已经关注你了。可能是因为某一个参数或者指标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

    主持人:会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刘晓中:如果我们没有接触的话,去沟通去找到解决的方案。因为中国银行现在不光是模式变了,还有一些新产品。可能甲产品不适应你,可能乙产品适应你,同样地帮你解决问题。

2/3 < 1 2 3 >

相关热词搜索:   中小企业  融资  中国银行  刘晓中  金融  融资难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