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境困难,张全收13岁就离开家乡驻马店拐子杨村外出打工,冬天爆米花,夏天卖冰棍,“左手拉,右手搅,大脚一蹬又一毛”,说起游走各地爆米花时的情景,张全收哈哈大笑。
16岁到砖瓦场烧砖,17岁当建筑工,18岁当油漆工,19岁卖馒头。在砖瓦场时,因为过于劳累得了类风湿,得了25元工钱,花了200元医药费。当油漆工时,辛苦一年,年终领工资时工头却不见了踪影……
1987年张全收开了一家烩面馆,正当生意非常红火时,被人坑害加上饭店失火,他再次一无所有回到家乡。1990年带着父亲给的2元钱路费,张全收再次离家开始了二次创业。
1993年正在搞长途运输的张全收,一个月3次遭遇交通事故,他再次破产了。几乎就在同时,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妻子也因为生孩子得了脑溢血。
“当时是我最痛苦的时候。”张全收回忆说。为了赚够妻子的医药费,穷困潦倒的张全收南下深圳。
让生意人不能理解的生意人
平舆打工妹李娜(化名),晒衣服时摔伤脊椎,张全收送她去看病,替她出了5万多元的医药费。
郸城小伙刘龙乾,逛街时被打劫,身中4刀,张全收几次送去1万多元的医药费。
商丘姑娘曹岩岩,睡觉时从上铺跌落骨折,张全收接到岩岩的电话,立刻赶来送她去医院,这次又花了2万多元。
…………
“张全收做的事让人感动,也让人不可理解。”张全收的生意伙伴上海人于枫说,“有这样做生意的吗?又不是工伤。要是别的生意人,不开除工作就不错了,张全收太重情意了。”
“人家父母把孩子交给我,就是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人家。”张全收说,“我做生意就是这样,挣了不少,也花了不少,关键你要想明白,挣钱是为了啥。”
11月26日,我们赶到张全收家中时,他刚刚伺候偏瘫的老婆吃过饭。在这朴素的有点简陋的住房里,看着正在给老婆洗脚的张全收,你难以想象,这竟是个有着几千万元资产的老板。看到我们的惊讶,张全收有点不好意思了。
11月27日,全顺公司的河南新员工正在张全收带领下出早操。对着记者的镜头,数百名河南青年齐声高喊:“河南人,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