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藏于民间的杀手锏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考虑,居民购买黄金作为投资品种,有利于缓解当前流动性过剩和国际收支顺差的问题。张卫星曾对韩国媒体称“中国解决通货膨胀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增加黄金储备,要藏金于国,藏金于民。”
金交所的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应该鼓励居民购买实物黄金。购买实物黄金是吸收流动性过剩,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的最有效手段,中国每增加1000吨黄金,则会减少顺差约250亿美元,吸收约180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效果基本等同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
2007年,全国黄金需求量高达326.1吨,同比上升26%,供需缺口近60吨。侯惠民表示,巨大的市场缺口需要提高黄金存量来补充。于是有专家呼吁,应该消耗外汇储备,扩充黄金储备,从国际市场购入黄金,弥补国内供需缺口,在实现藏金于民的同时推动藏汇于民。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持外币资产对国内民众和企业吸引力较低,加之外汇避险工具少,使得藏汇于民并不容易实现。因此,选择黄金产品解决外汇问题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而60吨的缺口说明,中国黄金需求将十分巨大,更应该用外汇储备按照国内黄金供需缺口,有计划、有策略地在国际市场进行黄金交易,满足国内黄金需求,实现藏金于民的同时推动藏汇于民。
对于国家利益来说,增加黄金储备,增加居民的黄金持有量,在危急时刻意义非凡。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的经济同泰国、日本一样受到重创。至今,仍让世界人民记忆深刻而倍受感动的是韩国民众纷纷拿出自己的黄金排队上交给政府帮助国家渡过难关的场景。韩国居民将手中持有的黄金(甚至包括金耳环、金戒指等)兑换成政府债券或当地货币,而国家将收集的黄金直接作为储备,或换成美元用于支付外债,或用于干预经济,以支持本国岌岌可危的货币。
来自中国黄金网的数据现实,截至2008年3月份,中国的官方黄金储备量只有600.0万吨,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为1.1%,总量在全球排名第九。而美国,8133.5万吨黄金储备占其外汇储备额的79.8%。其他欧洲国家,荷兰、德国、法国等,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也在50%以上。因此中国在化外汇储备为黄金储备的实践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抢 眼 新 闻
|
|
|
|
|
|
|
|
|
责编: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