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文渊 北京报道
随着债市回暖,企业债券融资出现井喷,中石油、中电信、中石化等公司拟分别发行600亿元、500亿元、200亿元公司债。除了这些大型企业推出发债计划外,近来企业债审批也明显加速。截至昨日,8月份共发行8只企业债,累计融资135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加速,宏观环境、股市疲弱以及债市回暖密切相关;当前债市处于十字路口,大发展仍需加大制度性创新和品种创新力度。
债券市场成有效融资途径
2008年以来,由于股市持续下跌,企业股权融资难度加大;而出于控制通胀压力的考虑,央行连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规模;虽然近期央行放松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规模限制,但是企业资金紧张局面依然十分突出。面对资金难题,债券融资成为企业首选。根据wind的统计,截至昨日,包括企业债和公司债,08年企业债发行额累计1706.9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1821.35亿元。
针对企业债发行出现井喷的情况,东海证券研究员陈继先指出,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债二级市场需求被激活。经过一轮调整后,企业债绝对收益率普遍较高,具备较好投资价值,对刚性配置需求的投资者而言吸引力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债发行市场出现革新刺激了企业债的发行。债券互保、资产质押等多种方式的增级措施涌现市场,为债券发行保驾护航。
长城证券债券研究员许彦则认为,对于不同券种还必须区别对待。对于公司债来说,主要是因为A股市场暴跌,营业部投资者将公司债作为一个资金风险的避风港。特别是最近发的高票息的公司债,受到散户们的追捧,部分炒家(交易商)运用这个机会拉抬了公司债二级市场的价格。企业债方面,2008年全年,短融收益率逐步下降,利率品种特别是3年期、中期品种收益率起起伏伏,唯有企业债保持着较高收益率,目前企业债依然是估值洼地。此外,公司债、企业债、中小企业短融的密集发行,也反映金融监管当局希望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
大发展仍盼创新东风
公司债和企业债发行势头较好,但是随着中石油、中电信等巨头的巨额公司债发行计划公布,市场不得不担忧,交易所市场能否承受得住。目前,由于债市主力投资机构商业银行不能进入交易所市场,使得仅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公司债在投资主体上受到很大限制。而另一拿券大户保险公司还不能投资无担保的公司债,这使公司债的投资主体再次受限。
国泰君安一位资深债券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对于几大巨头如此庞大的发债计划,交易所市场目前仅靠基金的做法肯定行不通了,要么要求债券设立担保,让保险买;要么央行修改规则,允许公司债进入银行间市场,这样才能保证顺利发行。而海通证券交易员之前在报告中曾指出,监管部门或将允许保险公司投资无担保AAA级别公司债,以缓解债券供给压力。
不管是放开保险公司投资限制,还是让公司债进入银行间市场,都属于对过去制度的变革。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处于比较关键的时期,宏观环境和股市的疲弱为债市发展带来机遇,而仔细观察债券体制,制度性障碍在许多方面依然存在,为了真正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债市变大变强,制度创新和品种创新必不可少。
抢 眼 新 闻
|
|
|
|
|
|
|
|
|
责编:韩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