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农村保险新时代
“‘5?12’地震赔付中,只要是能挨得上边的统统都赔,四川保险业未发生一例应赔未赔案件,即便如此,赔付率也仅有0.3%。究其原因,一是保险意识不够,二是缺少农民买得起的险种。”唐亚山认为,小额保险最大的特性就是解决了农民买得起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最近编发的《震后极重灾区农户金融需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显示,有92.5%的农户选择贷款为第一金融需求,有55%的农户选择保险为第二金融需求,其次是存款、汇款。
调查显示,地震使农户规避风险的意识增强,保险需求向主动型转变趋势明显。地震前,农户由于家庭收入较低,对保险知识了解甚少,加之保险产品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针对性不强。因此,主动参加人身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的农户非常少,农户的保险需求处于被动状态。地震后,90%左右的农户表示保险对于灾后自救具有重要作用,有主动购买保险的愿望,并希望能够多推出一些适宜农村需求的保险品种。
广安市副市长刘和斌的看法不无代表性:“发展小额保险能有效缓解疾病、身故、残疾等风险对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冲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市场人口多、潜力大,也有利于保险公司自身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减轻政府在农村出现局部风险时的救济压力。”
它山之石
印度农村小额保险
印度农村地区以中低收入家庭为主,家庭年均收入约合人民币12565元。印 度保险与发展管理委员会在2005年颁布了关于小额保险的相关条例,规定:一是对于小额财险产品,规定其意外险的最高保额为1100美元,茅屋险的最高保额为675美元,牲畜险的最高保额为675美元,农具险的最高保额为675美元;二是对于小额寿险产品,规定其定期险的最高保额为1100美元,两全险或健康险的最高保额为1100美元。同时还规定,小额保险的营销渠道可以是非政府组织、自助组织或者小额信贷机构。
抢 眼 新 闻
|
|
|
|
|
|
|
|
|
责编: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