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日前发布的报告称,受国际输入、部分商品供求不平衡、成本持续上升、结构调整及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影响,中国近两年价格涨幅创近10年来的新高。
报告认为,货币政策应坚持有保有压,适当增强其灵活性。同时要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保障民生、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防止价格过快上涨与理顺价格体制的关系,把握好国内资源价格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
报告提出,目前市场物价走势开始出现一些积极向好的变化,为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下阶段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不轻,控制价格过快上涨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农产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的难度较大,推动农产品价格进一步走高的压力依然存在;上游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加大了最终消费环节价格上涨的压力;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可能会形成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工资形成机制改革以及公用行业及部分服务类的价格改革,将增加价格上涨的潜在压力;国际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仍较大。
报告提出,针对此种情况,需要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努力控制价格的过快上涨。要增强控制价格过快上涨的信心,稳定社会预期;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处理好防止通货膨胀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关系,既要抑制通货膨胀,把它控制在各方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又要防止经济明显下滑,避免出现大的起落;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增加特别是主要商品的生产和供给;通过财税等多种手段,确保低收入家庭的生活;重点解决欠发达地区和城乡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难问题;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抢 眼 新 闻
|
|
|
|
|
|
|
|
|
责编:金文建